四川省攀枝花市鹽邊縣金沙江左岸的炭山坡坡頂,本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地。現如今,荒地竟成了“海洋”。極目遠眺,一道道湛藍的“波浪”起起伏伏,金色的陽光灑下,“海面”上頓時波光粼粼。驅車前往,沿著螺旋式上升的山路好不容易爬上陡坡,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塊塊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組成的光伏陣列,一字排開,蓄勢待“發”。
1月30日,萬家山光伏電站119430塊電池組件全部安裝完成。這座由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成都院”)以總承包形式開發建設的世界最大山地光伏項目群的首期工程,進入了最后沖刺階段,已具備投產發電條件。
花城陽光照亮新能源之路
攀枝花鹽邊縣是四川省可開發利用太陽能最好的地區之一,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在太陽能產品的應用上具有非常優越的自然條件,其太陽能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利用價值,對四川省能源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是,這里豐富的光能資源,還處于未開發狀態。
自2012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國電建集團與成都院敏銳地捕捉到了攀枝花鹽邊縣光能資源待開發的市場資訊,以總承包方式合作建設萬家山光伏電站,通過該項目的積極探索,共同邁出了轉型升級、經營拓展新能源項目強有力的一步。
該項目位于位于鹽邊縣桐子林鎮安寧村,站場平均海拔1400米,占地面積60萬平方米,全部為荒地。該工程裝機容量3萬千瓦,總投資約3.2億元。綜合考慮光伏電站附近地區電力系統供需現狀、負荷增長預測及電網建設等因素,電站建成后年發電量3991.5萬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1330.5小時。
萬家山光伏電站是一個綜合性新能源項目,其“農光互補”的發展模式,為國內首創。電站利用荒山荒地,探索靈活的土地供應方式,建成后將在太陽能板下栽種喜陰植物,如藥材、農作物等。
以科學管理打造精品工程
萬家山光伏電站作為成都院第一個總承包光伏項目,是他們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
2014年5月16日,成都院派遣人員入駐鹽邊,進行前期技術和施工準備;7月1日,總承包項目部入駐現場,進行開工前準備工作;7月23日,工程正式開工;8月2日簽訂總承包合同,項目開始全面施工;8月20日,光伏陣列開始施工;8月23日,本工程施工關健線路項目——開關站開始場平;10月25日,開關站主要建筑物封頂,在受連續降雨18天的不利自然因素影響下,比原計劃提前16天完成。
光伏電站建設具有“短、平、快”的明顯特點,如何搶占先機,爭取時間,按期優質完成任務,擺在項目經理郝敏和施工經理鄧永耀的面前。
前瞻策劃,聚合資源,科學管理,創新思維,郝敏認為這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提前對工程進行跟蹤,抓住光電設備價格處于低谷的有利時機進行合同談判,節約投資3000余萬元;建設團隊實現集團內部一體化,緊緊圍繞在業主周圍,有效整合團隊,充分發揮業主、監理及分包單位的資源優勢,通過獎罰并處、友好溝通的方式,全面調動施工單位的積極性;采用適合項目特點的建設管理模式,承諾項目建設管理過程“全透明、可追溯、可申訴”,人力資源管理扁平化,設計、管理精細化,無不彰顯出創新思維的魅力。
鄧永耀介紹,萬家山光伏電站總承包項目部編制了工程質量方針、質量目標、質量管理機構及崗位職責,除按院質量安全目標為控制目標之外,還將總承包合同中各種建筑物、設備等的技術指標納入質量管理目標,以保證總承包項目運行的標準化、程序化。
萬家山光伏電站作為成都院新能源總承包板塊的亮點工程、精品工程,為彰顯該院實力又添一張名片,同時,也對世界最大山地光伏項目群后續項目的建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從未停下腳步的成都院人
萬家山光伏電站項目的成功,離不開項目部全體員工夜以繼日的努力,團結拼搏的風骨,以及為集體榮譽而戰的精神。他們中有人在工地一待就是3個月,長期在項目現場進行工程技術管理。與從事傳統設計項目相比,從事總承包項目的工作人員需要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具備更強的責任心,以及承擔更大的風險。
據了解,萬家山光伏電站總承包項目部編制人員16人,實際長期在現場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只有6到7人。談到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的人力資源調度,郝敏說,總包項目部能夠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保持高效有序地推進工作,取得現在的成績,非常不容易。他認為一個成功的項目,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不能僅僅依靠個人魅力來管理項目。對于人力資源扁平化的新能源總承包項目來說,需要能迅速適應崗位的人才,實現效率最大化。應轉變思想,將“項目經理”的定位從人的層面轉化為崗位的層面,項目經理崗位的人才培養,應該是“標準化、程序化、可復制”流水線模式。
成都院“以設計為龍頭”從事總承包的核心思想沒有變,但是傳統設計人員的思想理念,已經逐漸開始轉變。許多基層設計人員,從單純的設計理念,逐漸增加投資控制的理念,并且,對總承包項目設計的服務意識、管理的優化意識有很大的轉變。從未停下腳步的成都院人,永遠都在路上。
藍海揚總承包發展之帆
萬家山項目作為成都院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群之一,是一個嶄新的成功開始。該院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群包括:會東拉馬風電、西昌風電一期(黃水、洼垴)、德昌風電四五期項目(德州、黃家壩)、萬家山光伏項目。總裝機280兆瓦,共計108臺風電機組、三座220千伏升壓站、一座35千伏升壓站、130多公里集電線路、場內道路53公里。目前,會東風電已經全面發電,其余項目均在2014年8月后簽訂總承包合同,處于在建狀態。
新能源項目在成都院總承包項目中屬于新興板塊,從最早德昌一期風電示范項目開始到現在,只經歷了短短3年多時間。從最早的8臺風電機組發展到目前108臺風機,合同從1個億發展到目前的20多個億,業務領域也從單一風電建設拓展到光伏項目。2012年以后,借助西昌、攀枝花新能源基地的規劃及開發資源戰略,成功撬動了新能源總承包業務的拓展,成為總承包“后水電時代”新的業務增長點。
陽光下,等風來,揚帆奮進再起航。該院將以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群為驅動,為成都院戰略轉型提供關鍵助力,進一步探索以設計為龍頭的總承包管理模式,研究、推動管控模式及體制機制的創新,推進精細化和標準化管理,增強成都院建設業務管控能力,打響總承包業務品牌知名度。
1月30日,萬家山光伏電站119430塊電池組件全部安裝完成。這座由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成都院”)以總承包形式開發建設的世界最大山地光伏項目群的首期工程,進入了最后沖刺階段,已具備投產發電條件。
花城陽光照亮新能源之路
攀枝花鹽邊縣是四川省可開發利用太陽能最好的地區之一,年日照時數在2200小時以上,在太陽能產品的應用上具有非常優越的自然條件,其太陽能資源具有極大的開發利用價值,對四川省能源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但是,這里豐富的光能資源,還處于未開發狀態。
自2012年以來,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極大地促進了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中國電建集團與成都院敏銳地捕捉到了攀枝花鹽邊縣光能資源待開發的市場資訊,以總承包方式合作建設萬家山光伏電站,通過該項目的積極探索,共同邁出了轉型升級、經營拓展新能源項目強有力的一步。
該項目位于位于鹽邊縣桐子林鎮安寧村,站場平均海拔1400米,占地面積60萬平方米,全部為荒地。該工程裝機容量3萬千瓦,總投資約3.2億元。綜合考慮光伏電站附近地區電力系統供需現狀、負荷增長預測及電網建設等因素,電站建成后年發電量3991.5萬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1330.5小時。
萬家山光伏電站是一個綜合性新能源項目,其“農光互補”的發展模式,為國內首創。電站利用荒山荒地,探索靈活的土地供應方式,建成后將在太陽能板下栽種喜陰植物,如藥材、農作物等。
以科學管理打造精品工程
萬家山光伏電站作為成都院第一個總承包光伏項目,是他們必須打贏的一場硬仗。
2014年5月16日,成都院派遣人員入駐鹽邊,進行前期技術和施工準備;7月1日,總承包項目部入駐現場,進行開工前準備工作;7月23日,工程正式開工;8月2日簽訂總承包合同,項目開始全面施工;8月20日,光伏陣列開始施工;8月23日,本工程施工關健線路項目——開關站開始場平;10月25日,開關站主要建筑物封頂,在受連續降雨18天的不利自然因素影響下,比原計劃提前16天完成。
光伏電站建設具有“短、平、快”的明顯特點,如何搶占先機,爭取時間,按期優質完成任務,擺在項目經理郝敏和施工經理鄧永耀的面前。
前瞻策劃,聚合資源,科學管理,創新思維,郝敏認為這是項目成功的關鍵。提前對工程進行跟蹤,抓住光電設備價格處于低谷的有利時機進行合同談判,節約投資3000余萬元;建設團隊實現集團內部一體化,緊緊圍繞在業主周圍,有效整合團隊,充分發揮業主、監理及分包單位的資源優勢,通過獎罰并處、友好溝通的方式,全面調動施工單位的積極性;采用適合項目特點的建設管理模式,承諾項目建設管理過程“全透明、可追溯、可申訴”,人力資源管理扁平化,設計、管理精細化,無不彰顯出創新思維的魅力。
鄧永耀介紹,萬家山光伏電站總承包項目部編制了工程質量方針、質量目標、質量管理機構及崗位職責,除按院質量安全目標為控制目標之外,還將總承包合同中各種建筑物、設備等的技術指標納入質量管理目標,以保證總承包項目運行的標準化、程序化。
萬家山光伏電站作為成都院新能源總承包板塊的亮點工程、精品工程,為彰顯該院實力又添一張名片,同時,也對世界最大山地光伏項目群后續項目的建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帶動作用。
從未停下腳步的成都院人
萬家山光伏電站項目的成功,離不開項目部全體員工夜以繼日的努力,團結拼搏的風骨,以及為集體榮譽而戰的精神。他們中有人在工地一待就是3個月,長期在項目現場進行工程技術管理。與從事傳統設計項目相比,從事總承包項目的工作人員需要付出更多的工作量,具備更強的責任心,以及承擔更大的風險。
據了解,萬家山光伏電站總承包項目部編制人員16人,實際長期在現場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只有6到7人。談到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的人力資源調度,郝敏說,總包項目部能夠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保持高效有序地推進工作,取得現在的成績,非常不容易。他認為一個成功的項目,一個優秀的項目經理,不能僅僅依靠個人魅力來管理項目。對于人力資源扁平化的新能源總承包項目來說,需要能迅速適應崗位的人才,實現效率最大化。應轉變思想,將“項目經理”的定位從人的層面轉化為崗位的層面,項目經理崗位的人才培養,應該是“標準化、程序化、可復制”流水線模式。
成都院“以設計為龍頭”從事總承包的核心思想沒有變,但是傳統設計人員的思想理念,已經逐漸開始轉變。許多基層設計人員,從單純的設計理念,逐漸增加投資控制的理念,并且,對總承包項目設計的服務意識、管理的優化意識有很大的轉變。從未停下腳步的成都院人,永遠都在路上。
藍海揚總承包發展之帆
萬家山項目作為成都院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群之一,是一個嶄新的成功開始。該院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群包括:會東拉馬風電、西昌風電一期(黃水、洼垴)、德昌風電四五期項目(德州、黃家壩)、萬家山光伏項目。總裝機280兆瓦,共計108臺風電機組、三座220千伏升壓站、一座35千伏升壓站、130多公里集電線路、場內道路53公里。目前,會東風電已經全面發電,其余項目均在2014年8月后簽訂總承包合同,處于在建狀態。
新能源項目在成都院總承包項目中屬于新興板塊,從最早德昌一期風電示范項目開始到現在,只經歷了短短3年多時間。從最早的8臺風電機組發展到目前108臺風機,合同從1個億發展到目前的20多個億,業務領域也從單一風電建設拓展到光伏項目。2012年以后,借助西昌、攀枝花新能源基地的規劃及開發資源戰略,成功撬動了新能源總承包業務的拓展,成為總承包“后水電時代”新的業務增長點。
陽光下,等風來,揚帆奮進再起航。該院將以新能源總承包項目群為驅動,為成都院戰略轉型提供關鍵助力,進一步探索以設計為龍頭的總承包管理模式,研究、推動管控模式及體制機制的創新,推進精細化和標準化管理,增強成都院建設業務管控能力,打響總承包業務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