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在出席“2016世紀光伏大會”時指出,當前,中國經濟面臨長期調整“十三五”中國經濟以及能源結構調整“形勢嚴峻”。隨著供給側改革紅利落地,以光伏為代表的環保產業、醫療保健產業、金融產業、文教娛樂產業、高端裝備產業將成為新經濟的五朵金花。
中國經濟呈現新特征 紅利遲遲未能落地
李慧勇指出:對于中國經濟的周期波動,很多人用高位、大起大落來形容。但這一輪經濟調整呈現的是一個低位、持續盤整的特征。我們要對中國經濟面臨的調整的時間的長度要有充分的預期,中國經濟希望點在哪里,中國經濟什么時候能夠走到右側進行調整,似乎還看不到!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說08年金融危機,現在已經是整整八年過去,中國經濟還在討論金融危機期間討論的增長動力在哪里的問題呢,有三個方面的理由:第一個方面的理由就在于,我們世界經濟一直低于預期,這是影響中國經濟的第一個環節,世界經濟一直是低迷,貿易爭端和貿易沖突可能會屢見不鮮。
李慧勇表示: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看到改革的紅利落地,原因不是在戰略目標的選擇方向上,而是缺乏一個真正的、有力的執行力度。一個方面可能是人的因素,另外一方面可能是我們改革的困難比過去要大。這使得我們的改革要從量變到質變,需要更長的時間。
供給側改革加速市場出新
從目前中國的增長模式來講,過去中國依賴于世界經濟,投資出口、雙輪驅動的模式難以為繼。我們預期2018將出現拐點,第一、中國的改革紅利。第二、中國能夠形成需求和供給疊加的這樣一個經濟好轉的正向循環,需求方面可以看到不斷的有一些新的增長點,新的消費和中國的新的制造再形成。供給側的改革能夠加速市場的出新。
改革紅利的落地,以及供給側改革真正的落實,這些能夠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一個配置作用。李慧勇表示:“假如說這樣的判斷是成立的話,我們有可能在2018年左右見到經濟的一個拐點”。
“十三五”能源結構“三化”
李慧勇表示,中國經濟調整主要是調整“三化”。第一、能源消費結構當中要實現一個非化石能源化,因為我們現在的非化石能源是13%,2020年我們要再提高到15%。第二個就是我們在電力裝機中可再生化和可再生化比例,我們要加大風電、光伏、核電等裝機比重。第三,實現能源供給側改革,優勝劣汰化。比如,完善光伏補貼政策,借鑒中國的供給側過剩,我們要實現宏觀戰略方面的結構調整。
屆時,中國經濟將辭舊迎新,環保、醫療保健、金融、文教娛樂、高端裝備將代替房地產、汽車、鋼鐵、煤炭、電力成為新的經濟五朵金花。什么時候中國經濟能夠走出來?就是取決于我們新五朵金花,什么時候能夠替代舊的五朵金花。

中國經濟呈現新特征 紅利遲遲未能落地
李慧勇指出:對于中國經濟的周期波動,很多人用高位、大起大落來形容。但這一輪經濟調整呈現的是一個低位、持續盤整的特征。我們要對中國經濟面臨的調整的時間的長度要有充分的預期,中國經濟希望點在哪里,中國經濟什么時候能夠走到右側進行調整,似乎還看不到!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為什么說08年金融危機,現在已經是整整八年過去,中國經濟還在討論金融危機期間討論的增長動力在哪里的問題呢,有三個方面的理由:第一個方面的理由就在于,我們世界經濟一直低于預期,這是影響中國經濟的第一個環節,世界經濟一直是低迷,貿易爭端和貿易沖突可能會屢見不鮮。
李慧勇表示: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看到改革的紅利落地,原因不是在戰略目標的選擇方向上,而是缺乏一個真正的、有力的執行力度。一個方面可能是人的因素,另外一方面可能是我們改革的困難比過去要大。這使得我們的改革要從量變到質變,需要更長的時間。
供給側改革加速市場出新
從目前中國的增長模式來講,過去中國依賴于世界經濟,投資出口、雙輪驅動的模式難以為繼。我們預期2018將出現拐點,第一、中國的改革紅利。第二、中國能夠形成需求和供給疊加的這樣一個經濟好轉的正向循環,需求方面可以看到不斷的有一些新的增長點,新的消費和中國的新的制造再形成。供給側的改革能夠加速市場的出新。
改革紅利的落地,以及供給側改革真正的落實,這些能夠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一個配置作用。李慧勇表示:“假如說這樣的判斷是成立的話,我們有可能在2018年左右見到經濟的一個拐點”。
“十三五”能源結構“三化”
李慧勇表示,中國經濟調整主要是調整“三化”。第一、能源消費結構當中要實現一個非化石能源化,因為我們現在的非化石能源是13%,2020年我們要再提高到15%。第二個就是我們在電力裝機中可再生化和可再生化比例,我們要加大風電、光伏、核電等裝機比重。第三,實現能源供給側改革,優勝劣汰化。比如,完善光伏補貼政策,借鑒中國的供給側過剩,我們要實現宏觀戰略方面的結構調整。
屆時,中國經濟將辭舊迎新,環保、醫療保健、金融、文教娛樂、高端裝備將代替房地產、汽車、鋼鐵、煤炭、電力成為新的經濟五朵金花。什么時候中國經濟能夠走出來?就是取決于我們新五朵金花,什么時候能夠替代舊的五朵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