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作為我省頭號燃煤火電大市,近兩年風力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異軍突起,截至目前,全市已投運電力總裝機1000.1萬千瓦中,風電、光伏為340萬千瓦,占到總容量的1/3強,新能源發電展現出現代能源綠色清潔的靚麗新姿,一改過去傳統煤電大市黑灰粗放的舊有形象。新能源發電對朔州經濟的貢獻率從3年前的不足2%,上升到如今的27%,成為拉動全市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
位于塞北的朔州市不僅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而且因獨特的地理位置擁有豐富的風力資源和太陽能資源。憑借這一優勢,朔州市強力推進現代能源革命,優化能源結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比翼齊飛,新能源產業異軍突起。
該市結合大量的鹽堿地和采煤沉陷區、露天采礦未利用地及其他未利用地的現狀,規劃儲備了一批新能源項目,實施開展光伏扶貧等措施推進“風光”發電清潔能源。積極推進成為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發電示范基地工作,并抓住國家草牧業試點市契機,大力開發生物質能,并在應縣首先引進了生物質能發電企業,利用秸稈作為燃料,生產過程實現低污染排放。
朔州市還在區域內推廣建設智能電網,探索多能互補、儲能等多種技術創新,力爭形成風電、光電、生物質能發電等多輪驅動的新能源供應體系,推動單一煤電基地向綜合能源基地轉變。該市還著力開展大型光伏太陽能發電、風電互補發電及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應用。朔城區建起了我省第一個將風能和光伏放在同一個電場的“風光”互補項目,山坡上是風力發電機,山下是光伏設備,無論晝夜晴陰,有風無風,都能實現全天候發電,日發電量可提升30%左右。目前,朔州市已初步形成平魯、右玉風電為主,朔城區、山陰、懷仁、應縣光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據了解,朔州市全市發電裝機容量為1600萬千瓦,其中,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為400萬千瓦,風力發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居全省第一。目前,該市正申請實施晉北風電規劃、光伏領跑者計劃,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800萬千瓦,占到投運電力的半壁江山。
位于塞北的朔州市不僅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而且因獨特的地理位置擁有豐富的風力資源和太陽能資源。憑借這一優勢,朔州市強力推進現代能源革命,優化能源結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比翼齊飛,新能源產業異軍突起。
該市結合大量的鹽堿地和采煤沉陷區、露天采礦未利用地及其他未利用地的現狀,規劃儲備了一批新能源項目,實施開展光伏扶貧等措施推進“風光”發電清潔能源。積極推進成為國家先進技術光伏發電示范基地工作,并抓住國家草牧業試點市契機,大力開發生物質能,并在應縣首先引進了生物質能發電企業,利用秸稈作為燃料,生產過程實現低污染排放。
朔州市還在區域內推廣建設智能電網,探索多能互補、儲能等多種技術創新,力爭形成風電、光電、生物質能發電等多輪驅動的新能源供應體系,推動單一煤電基地向綜合能源基地轉變。該市還著力開展大型光伏太陽能發電、風電互補發電及分布式光伏發電示范應用。朔城區建起了我省第一個將風能和光伏放在同一個電場的“風光”互補項目,山坡上是風力發電機,山下是光伏設備,無論晝夜晴陰,有風無風,都能實現全天候發電,日發電量可提升30%左右。目前,朔州市已初步形成平魯、右玉風電為主,朔城區、山陰、懷仁、應縣光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據了解,朔州市全市發電裝機容量為1600萬千瓦,其中,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為400萬千瓦,風力發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居全省第一。目前,該市正申請實施晉北風電規劃、光伏領跑者計劃,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800萬千瓦,占到投運電力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