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科學扶貧、促進農民增收,柯城區總投資近5500萬元實施“光伏強村”計劃。項目涉及78家公共機關事業單位屋頂面積,裝機規模8兆瓦,建成后年收益可達740余萬元,將為80個“空殼村”村均增收9.25萬元。
一是全面統籌屋頂資源。在市區范圍內統籌市本級、柯城區、西區、集聚區的公共建筑屋頂資源,主要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學校、衛生機構、社區及公建、保障性住房等,累計72家單位屋頂近9萬多平方米。
二是有效整合扶持資金。協調整合各部門涉農扶持資金,將省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試點項目資金、省扶持薄弱村發展集體經濟專項資金、省山區經濟補助資金、區級財政配套資金、扶持村集體結余資金等納入項目資金拼盤,把各類扶持資金用到實處、用出效果。
三是創新建設運營模式。成立專家小組確定招標控制價,實行EPC總承包模式,全過程、全方位銜接設計、采購、施工、運維等各環節,注重工程質量和后期運維,走出一條政府投入有回報、承包主體有收益、“空殼村”得實惠的多方共贏、互利互惠的扶貧“新路子”。
四是實現精準扶貧強村。制定出臺《“光伏強村”投資收益分配方案》,明確收益優先用于村集體年收入5萬元以下的經濟薄弱村,為“空殼村”盤活存量資產,發展集體經濟,逐步變“輸血”為“造血”,實現可持續、精準化扶貧。
一是全面統籌屋頂資源。在市區范圍內統籌市本級、柯城區、西區、集聚區的公共建筑屋頂資源,主要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學校、衛生機構、社區及公建、保障性住房等,累計72家單位屋頂近9萬多平方米。
二是有效整合扶持資金。協調整合各部門涉農扶持資金,將省扶持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試點項目資金、省扶持薄弱村發展集體經濟專項資金、省山區經濟補助資金、區級財政配套資金、扶持村集體結余資金等納入項目資金拼盤,把各類扶持資金用到實處、用出效果。
三是創新建設運營模式。成立專家小組確定招標控制價,實行EPC總承包模式,全過程、全方位銜接設計、采購、施工、運維等各環節,注重工程質量和后期運維,走出一條政府投入有回報、承包主體有收益、“空殼村”得實惠的多方共贏、互利互惠的扶貧“新路子”。
四是實現精準扶貧強村。制定出臺《“光伏強村”投資收益分配方案》,明確收益優先用于村集體年收入5萬元以下的經濟薄弱村,為“空殼村”盤活存量資產,發展集體經濟,逐步變“輸血”為“造血”,實現可持續、精準化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