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企業是買設備做產品,就已經落后了,國外的好技術是不會賣給你的。中國做光伏發電的企業,買進的設備沒有什么兩樣,那最后誰能享有高估值呢?” 有此質疑的人是美國Optony(普尼)公司的創始人兼CEO于平榮博士,該公司是薄膜聚光太陽能電池的首創者。于平榮將基于此技術的光伏發電產品歸類為 2.5代。
于平榮認為,要做一個成功的太陽能企業,低成本和高轉換率是目標,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能夠同時做到這二者。當今世界有各種高效高成本、低效低成本的太陽能電池技術路徑,如果豎軸是成本,橫軸是轉換率,人們會發現,各種技術的連線是在同一條斜線上,沒有一個技術走出這條“死線”。“但我們做到了”。
之所以稱薄膜聚光太陽能電池為2.5代,是因為其基于二代薄膜電池的材質基礎,卻嫁接了第三代太陽能電池的聚光技術。“低價的光學材料會把太陽光聚焦在很小的薄膜電池上,進一步減少半導體的應用,也節省了電池面積和成本。而普通的太陽能電池沒有用光學材料幫助采光,進而生產成本很高”。
Optony(普尼)公司對外宣稱產品轉換率在20%以上(目前最高達到21.1%),而這一轉換率是建立在比所有太陽能電池更低成本的基礎上:與晶硅電池路徑相比,薄膜電池能夠顯著降低成本,從工藝本質、生產流程上要簡單得多。據了解,Optony公司電池板的生產成本僅是傳統薄膜電池板的25%左右。
分析師符彩霞認為,Optony(普尼)公司的技術能否成功,關鍵看它的工業化生產后的轉化效率能否保持在20%以上。對此,于平榮肯定地表示,“轉化率遠遠高于硅薄膜的6%,同時也高于普通晶體硅電池的17%,而且絕對沒有衰退。”
于平榮在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工作過5年,該團隊2009年5月份獲得了ENI獎(被譽為能源研究領域的諾貝爾獎)。該實驗室里證明了第三代太陽能電池可以達到60%以上的光轉換率,其原理是通過多激子過程讓一個光子激發多個電子。
依靠2.5代薄膜聚光太陽能發電技術,Optony(普尼)公司目前已經得到多家天使投資人的投資,美國能源部也獎勵其25萬美元的經費,以加速其產品的產業化進程。據了解,Optony(普尼)公司已經打算在國內設廠,“具體選址可能會在杭州”。
在銷售上,Optony(普尼)公司將目光首先放在商用太陽能市場(占比60%),準備采取“有競爭力的定價策略”。依托其低成本高轉換率的太陽能電池技術,一旦大規模產業化成為現實,很可能使傳統技術受到嚴重挑戰。
對國內的太陽能產業現狀,于平榮表示,“中國在產能上已經超越了其他國家,這是個事實,但卻是個沒有很大意義的事實。中國在加工生產上超越其他國家的東西多了,但誰有高額利潤?兩頭在外是做不了第一的。太陽能電池的超越需要有一個意愿,包括企業、府有沒有意愿超越別人做第一。”
于平榮認為,“太陽能電池企業之間不該相互間爭風吃醋,互相揭短,而是需要一起跟傳統能源去爭。誰比無錫尚德做得好沒有意義,只有比傳統電力成本低才是方向。”
普尼太陽能(杭州)有限公司是一家世界領先的集太陽能產品生產,研發,及服務三位一體的跨國公司。
普尼于2007年在美國硅谷成立。公司在創立早期即得到了美國能源部的資助,并跟美國國家可再生

如遇本文系為網絡轉載到本站發表,圖片或文章有版權問題的請聯系客服確認后會立即刪除文章。
如遇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結束END--
有問題投稿請發送至: 郵箱/news@21xny.com QQ/35845245
本文標題: 2.5代:光伏電池革命
本文鏈接: http://m.bailiqin.com/news/show-9140.html (轉載時請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