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國際iMarkets編譯自《紐約時報》,當地時間10月31日,美國某貿易部門官員表示,建議美國政府對進口的太陽能設備施加限制,措施包括征收高達35%的關稅。據市場專家分析,此舉是為了保護美國太陽能制造業,也是為特朗普當選后實施第一個重大貿易決定奠定基礎。
據悉,這一限制進口的建議得到了美國太陽能生產商的支持,但是與那些大量需要購買光伏產品的公用事業公司和家用太陽能安裝商等大買家產生了矛盾,因為如果征收關稅,太陽能產品產業鏈的價格可能會提高,產品需求會受到更高價格的沖擊,從而造成整個行業的低迷。
報道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的四名官員在當地時間10月31日宣布了一系列建議,這些建議主要是保護美國國內太陽能設備生產商免受價格不公平的進口產品的影響。
建議還包括限制某些太陽能組件的進口,并對某些產品征收10%到35%的關稅。據了解,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是一家獨立的聯邦機構,負責進出口貿易。
按照美國政府的制度,這些建議將在11月13日之前遞交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有60天的時間來批準或否決這些建議,美國總統有最終的決定權。
在美國,有一個所謂的反對進口關稅或壁壘的貿易組織“太陽能行業協會(The 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該組織在周二的一份聲明中說,在經過討論后認為,不建議太陽能企業采取“任何過激的行為”,過高的關稅將對該行業造成嚴重損害。
目前來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建議比較特殊,因為該建議依賴于一項很少被使用的聯邦貿易法,即所謂的“第201條”或“全球保障調查”,這讓總統有權征收關稅或其他限制措施,以保護國內產業。
顯然,這種限制措施和關稅水平引發了美國太陽能行業和用戶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樣的措施將會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價格,最終導致美國的就業機會出現相反的情況。目前,美國的太陽能產品已經為數百萬美國家庭和企業提供了能源。
對該建議持反對意見的團體,如美國能源貿易行動聯盟(Energy Trade Action Coalition)的發言人弗蘭克-梅薩諾(Frank Maisano)表示,安裝太陽能發電項目的工人、購買電力的公用事業公司和大型商業用戶,以及大量的零售商,都可能受到這些限制的影響,將會讓這些群體面臨風險。
這一建議,也將考驗特朗普對貿易壁壘的態度。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反復談到對墨西哥和其他國家的產品征收全面關稅,這一強硬立場在美國民眾中引發了對經濟的不滿。
但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強大的商業游說團體已經開始反擊這種強硬的做法。特朗普也認為,高額關稅只會讓一小部分行業受益,而其他公司和消費者則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據悉,目前美國其他擬議中的涉及關稅的貿易政策,還包括鋼材、鋁等大宗商品。
據報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向總統提出的“最溫和的建議”還包括,在第一年將電池、模塊和其他光伏產品的進口限制在8.9千兆瓦,這一水平與2016年的進口水平一致。這一水平每年將增加1.4千兆瓦,有效防止進口激增,但不會顯著改變目前的市場。此外,建議中還包括,拍賣許可證制度,并將拍賣資金重新投資于國內太陽能產業。
建議中“最嚴格的建議”是:對超過1千兆瓦太陽能電池的進口征收30%的關稅,以及對模塊征收30%關稅。然后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逐漸降低稅率;建議對0.5千兆瓦征收10%的關稅,并對超過此標準的產品征收30%關稅;對太陽能模塊征收35%關稅。在接下來的四年里,逐漸減少稅率。
據悉,這一限制進口的建議得到了美國太陽能生產商的支持,但是與那些大量需要購買光伏產品的公用事業公司和家用太陽能安裝商等大買家產生了矛盾,因為如果征收關稅,太陽能產品產業鏈的價格可能會提高,產品需求會受到更高價格的沖擊,從而造成整個行業的低迷。
報道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的四名官員在當地時間10月31日宣布了一系列建議,這些建議主要是保護美國國內太陽能設備生產商免受價格不公平的進口產品的影響。
建議還包括限制某些太陽能組件的進口,并對某些產品征收10%到35%的關稅。據了解,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是一家獨立的聯邦機構,負責進出口貿易。
按照美國政府的制度,這些建議將在11月13日之前遞交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有60天的時間來批準或否決這些建議,美國總統有最終的決定權。
在美國,有一個所謂的反對進口關稅或壁壘的貿易組織“太陽能行業協會(The 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ociation)”,該組織在周二的一份聲明中說,在經過討論后認為,不建議太陽能企業采取“任何過激的行為”,過高的關稅將對該行業造成嚴重損害。
目前來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建議比較特殊,因為該建議依賴于一項很少被使用的聯邦貿易法,即所謂的“第201條”或“全球保障調查”,這讓總統有權征收關稅或其他限制措施,以保護國內產業。
顯然,這種限制措施和關稅水平引發了美國太陽能行業和用戶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樣的措施將會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價格,最終導致美國的就業機會出現相反的情況。目前,美國的太陽能產品已經為數百萬美國家庭和企業提供了能源。
對該建議持反對意見的團體,如美國能源貿易行動聯盟(Energy Trade Action Coalition)的發言人弗蘭克-梅薩諾(Frank Maisano)表示,安裝太陽能發電項目的工人、購買電力的公用事業公司和大型商業用戶,以及大量的零售商,都可能受到這些限制的影響,將會讓這些群體面臨風險。
這一建議,也將考驗特朗普對貿易壁壘的態度。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反復談到對墨西哥和其他國家的產品征收全面關稅,這一強硬立場在美國民眾中引發了對經濟的不滿。
但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強大的商業游說團體已經開始反擊這種強硬的做法。特朗普也認為,高額關稅只會讓一小部分行業受益,而其他公司和消費者則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據悉,目前美國其他擬議中的涉及關稅的貿易政策,還包括鋼材、鋁等大宗商品。
據報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向總統提出的“最溫和的建議”還包括,在第一年將電池、模塊和其他光伏產品的進口限制在8.9千兆瓦,這一水平與2016年的進口水平一致。這一水平每年將增加1.4千兆瓦,有效防止進口激增,但不會顯著改變目前的市場。此外,建議中還包括,拍賣許可證制度,并將拍賣資金重新投資于國內太陽能產業。
建議中“最嚴格的建議”是:對超過1千兆瓦太陽能電池的進口征收30%的關稅,以及對模塊征收30%關稅。然后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逐漸降低稅率;建議對0.5千兆瓦征收10%的關稅,并對超過此標準的產品征收30%關稅;對太陽能模塊征收35%關稅。在接下來的四年里,逐漸減少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