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創新 綠色共贏”。
11月22日下午,第二屆中國綠氫與應用發展論壇順利召開,會議現場齊聚眾多企業代表,為中國綠氫產業發展現狀建言獻策。
隆基氫能——《“綠電+綠氫”助力實現碳中和》
隆基氫能市場經理魏昕表示,綠色低碳發展是能源轉型的目標,世界能源產業將從資源屬性轉變為制造屬性。
魏總預測,2030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將達到1500-2000GW,可供綠氫4285萬噸。2050年全球對綠氫需求將達到3億噸以上,電解槽3600GW。
魏總介紹,基于對綠氫發展前景的預測,隆基氫能為全球最大,中國首個萬噸級綠氫示范項目提供綠氫裝備,此項目2023年投產后,產出綠氫替代天然氣,供應煉化廠,預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8.5萬噸/年。
對于未來綠氫發展,隆基建議要推動綠氫政策創新,技術創新,在能源管理體系中制訂綠氫價格政策。
蘇州考克利爾競立——《堿性電解水制氫的發展方向與應用案例》
蘇州考克利爾競立市場部高級經理蔣光霞提到,中國綠氫的消費需求增長主要在于化工行業對傳統化石能源制氫的替代以及鋼鐵和交通等行業新技術突破創造的新增需求。
據了解,2022年堿性電解槽裝備企業已披露產能總量接近9GW/年,PEM企業產能小于1GW/年。如要滿足100GW的市場需求,在產能、效率、成本等方面還有很多發揮空間。2021年全球堿性電解槽出貨量達到316MW,蘇州考克利爾競立共出貨量160MW,占據全球出貨的50%。
蔣總為在場嘉賓對比了四種可再生能源電解制氫技術,并且將堿性電解水制氫和PEM電解水制氫設備投資成本進行對比。得出結論,大規模綠氫項目更傾向于堿性電解水制氫。堿性電解槽未來發展將會走向“單機大型化、設備系統模塊化、進一步提高電解效率、進一步加強對波動電源的適應性、進一步增加產品智能化和可靠性”的發展方向。
北京中電豐業技術有限公司——《大規模水電解制氫裝置在氫能產業中的應用》
北京中電豐業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鵬展示了中電豐業百兆瓦級綠氫工廠。他表示,當前最成熟的氫能源應用場景在工業脫碳、制氫儲能、氫交通、燃燒四個方面。
大型堿性電解槽目前還有產量低、電耗高、體積大、設備重、響應速度慢、對電源適應性差等問題,中電豐業針對以上問題,在電流密度、電解槽結構、改造隔膜材料等方面作為主要研發方向。
在儲能方面,以光伏為例,太陽能資源儲量巨大,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也使得其發電成本在逐年降低。太陽能電站與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數量顯著增加,光伏電站的發電成本已經低于傳統火電的發電成本,應用成本已經低于0.3元,利用用光伏+風電,并配合其他儲能方式,進行電解水制氫已具備經濟性。
水電解制氫可充分利用谷電制氫、峰時發電,在電網輸配環節,進一步實現電力供應平衡,同時支持燃料電池產業迅速發展。
國家電投集團氫能公司——《綠氫產業與國氫科技的綠氫實踐》
國家電投集團氫能公司技術總監梅武介紹了堿性電解水制氫技術、高溫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技術和PEM電解水制氫技術的效率及特點。
梅總向在場嘉賓展示了國家電投直屬二級子公司——國氫科技在綠氫產業上的實踐情況,在PEM電解水制氫技術進展方面,國氫科技已經實現全環節全自主研發體系,開發出兆瓦級電解槽(10-260Nm3/h;額定直流電耗4.5 kWh;秒級寬幅變載,已完成第三方認證)。
此外,國氫科技已建成膜電極、雙極板、電堆組裝自動化中試生產線,年產能1000套,寧波、武漢兩地已啟動萬套生產線正在建設。
吉電股份——《“氫動吉林”行動中的吉電股份》
吉電股份氫能產業中心主管李忠恕表示,吉林省能源結構總體呈現“缺煤、貧油、少氣、多風、多光”的特點,自然資源稟賦好,區位發展條件優越,產業發展協同性強,產學研技術優勢突出,能源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吉電股份根據《“氫動吉林”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文件,規劃打造“兩大基地、一條走廊”,即長春氫能裝備研發制造應用基地、吉林西部千萬千瓦“綠氫”規?;睾烷L春—白城氫能走廊。
基于能源屬性的考慮,在“氫動吉林”中,吉電股份選擇“氨和甲醇”破解氫儲運難題。從破解氫儲運難題的角度,可以將綠氫合成綠氨、綠醇視作儲能,風光資源以化學能形式儲存在綠氨、綠醇中。氨的液化溫度為-33.3 °C,氨罐運輸技術成熟;甲醇常溫下即為液態??梢杂行Ы鉀Q可再生能源消納難題,促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長時間存儲和遠距離、跨地域運輸。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燃料電池乘用車發展前景展望》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燃料電池開發主任王宇鵬分析目前國內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環境:隨著電動化技術逐漸成熟和節能減排需求不斷提升,未來很長時間HEV/PHEV/EV/FCV并存;燃料電池汽車具有零排放、長里程、燃料加注時間短等多種優勢,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方向。
隨著氫能國家頂層設計的出臺,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氫能應用的突破點,對體系構建起到關鍵帶動作用。隨著國產化技術的突破與規模化效應雙輪驅動成本持續下降,推動行業規?;焖侔l展,預計到2030年,材料成本可實現288元/kW(50萬套/年)。
目前,一汽燃料電池發動機平臺開發取得重要成果。50kW整機已實現紅旗H5-FCV整車搭載驗證,100kW整機完成測試驗證。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金屬基固態儲氫材料研發及應用》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立民對比分析各類儲氫方式,目前而言,高壓儲氫技術相對成熟但安全隱患較多,相比之下,固態儲氫體積儲氫密度高,能效高,安全性好,加氫站成本低。
利用金屬氫化物材料固態儲氫,破解儲氫難題。在國外,固態儲氫應用有鈦鐵系儲氫合金、稀土系儲氫合金;在國內,圣元環保、有研工研院、新氫動力、科新機電、安泰創明等公司均有固態儲氫上的研究進展。
從儲氫密度來看,固態儲氫技術的體積儲氫密度比壓縮氣態儲氫大得多,是 3Mpa大型儲罐的10倍,是15Mpa標準鋼瓶組的4倍,是35Mpa纖維纏繞罐的3倍。
王博士介紹,長春應化所受吉林省政府委托,籌建氫能產業綜合研究院,以“強氫技術、育氫產業”為使命,聚焦國際氫能產業發展去式和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定位于氫能技術開發和創新鏈延伸。
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長距離輸氫管道設計技術研究》
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研發創新中心專責工程師趙宏鵬表示,氫的輸送是氫能利用的重要環節,安全高效的輸氫技術是氫能大規模商業化發展的前提。
澳大利亞、美國、歐洲等各國紛紛開始將氫能發展及打造氫能供應基地設為重要戰略目標,出于成本方面的考慮,全球超過 50% 的氫管道從天然氣管道重新利用,在某些地區高達80% ,因為重新利用管道的成本預計僅為新建工程成本的10-35%。
氫能大規模應用的有效途徑是利用管道實現長距離跨地區運輸。我國的氫能管網建設目前明顯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