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將決定戰爭勝負的第一要素界定為“廟算”,指的是對戰事進行的謀劃,它不是具體的硝煙與兵刃的交鋒,卻直接關系到戰爭的最終成敗。
如果用當下的流行詞對其解釋,就是指戰略思維。
總結當下的光伏行業,這個時代有這樣幾個特點:
1. 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50% ,國內累計130GW的裝機量。中國光伏產業幾經曲折,目前已經形成成熟且有競爭力的光伏產業鏈,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并且仍然在加速提升。這是當下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光伏行業的基本現狀。
2、行業已經從“要增長區域、要市場份額、要指標項目”的上半場,進入了投資產品質量、加快技術發展、調整價格趨勢的下半場。
3、光伏行業的市場競爭加大,補貼拖欠壓力凸顯。
要想在這個時代混下去,單純只會做產品,賣產品,已經落伍了。在這個時代,沒有戰略思維能力,不能緊跟潮流的注定要被淘汰。
近年來,分布式光伏在國家政策支持,地方利好不斷的情況下發展規模快速擴大,呈現出“全國搶屋頂”的景象,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超53GW,同比增長53%,其中分布式光伏19.44GW,同比增長3.7倍。
根據EnergyTrend最新報告,中國2017年的光伏并網量為52.83GW,為全球冠軍,在中國的帶動下,整個亞太地區2017年全球光伏市場占有率將達到72%,為史上最高。與此同時,2017年全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同比增長3.7倍,遠超前五年分布式光伏總裝機量。
強有力的數據反應當當前光伏市場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但常規的運行難以滿足優質增長,行業的進一步規模化是必經之路。
2018年2月2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7年度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結果:一類資源光照區的寧夏、甘肅、新疆全境均被列入紅色區域;二類資源區的青海、內蒙古、吉林、陜西、云南以及河北部分地區;三類資源區中的除上海、福建、海南、重慶、西藏以及陜西部分地區外大部分地區均為綠色。
根據2017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建立市場環境監測評價機制引導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中第四條的相關規定,2017年評價結果為紅色區域的省份,國家能源局有可能在“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取消上述地區2018年的光伏新增規模;列入橙色區域的省份,2018年或將有超1.7GW的規模被刪減。
不僅對市場進行了規模化刪減,在光伏行業實現全球領跑的同時,補貼滯后的問題也一直存在。
據了解,各光伏發電企業的補貼普遍拖欠2-3年的時間。并且隨著裝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光伏發電企業將普遍面臨更長的補貼拖欠時間。除此之外,在光伏發電項目已納入補貼目錄、補貼資金已下撥的情況下,仍存在補貼發放滯后3-6個月的問題。
按照現行國家可再生能源基金征收標準,2016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基金共收到大約700億元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費,2017年預計在800億元左右。但這不足以覆蓋所有項目的資金補貼需求。根據財政部的統計,到2017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達到1000億元,其中光伏補貼缺口已占到近一半份額。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在接受中國電力報采訪時表示,補貼缺口變大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征收不到位,導致入不敷出,另外就是征收額度沒有隨可再生能源規模的擴大而提高。
李俊峰指出,補貼來源是從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每年應該征收1000億元,但是征收比例約75%,每年欠收200多億元,長此以往,造成了歷史欠賬,多年累積成為1000億元的大缺口。在李俊峰看來,可再生能源附加的額度沒有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及時調整,補貼出現缺口是必然的。
綜上所述,能源未來成為新時代下的關鍵詞,對于光伏產業進化加速的行業屬性下,這仍然是一個全新的發展命題。
當產業創新已然成為大勢,我們應該感知到,2018年以及未來3-5年,新技術革命,產業鏈創新,分布式轉型,質量工程,能源過渡新時代等都將再次刷新我們的認知,同時,伴隨一代又一代的新能源消費群體成為主流,也會有更多產業新變量等待被發現。
產業新變量以及行業新命題,成為新時代必須把握的趨勢,否則,不會順勢,再精彩的時代都與你無關。2018年4月27日,世紀新能源網將在上海舉辦以“新能源、新未來”為主題的2018世紀光伏大會,將針對以上問題進行討論,帶你挖掘戰略思維,捕捉新產業時代的發展錦囊。
以提高效率為核心,找最優的解決方案,做最正確的決策,創最佳的效果。
http://cn.mikecrm.com/9VuXeGj
如果用當下的流行詞對其解釋,就是指戰略思維。
總結當下的光伏行業,這個時代有這樣幾個特點:
1. 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50% ,國內累計130GW的裝機量。中國光伏產業幾經曲折,目前已經形成成熟且有競爭力的光伏產業鏈,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并且仍然在加速提升。這是當下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光伏行業的基本現狀。
2、行業已經從“要增長區域、要市場份額、要指標項目”的上半場,進入了投資產品質量、加快技術發展、調整價格趨勢的下半場。
3、光伏行業的市場競爭加大,補貼拖欠壓力凸顯。
要想在這個時代混下去,單純只會做產品,賣產品,已經落伍了。在這個時代,沒有戰略思維能力,不能緊跟潮流的注定要被淘汰。
近年來,分布式光伏在國家政策支持,地方利好不斷的情況下發展規模快速擴大,呈現出“全國搶屋頂”的景象,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中國光伏新增裝機超53GW,同比增長53%,其中分布式光伏19.44GW,同比增長3.7倍。
根據EnergyTrend最新報告,中國2017年的光伏并網量為52.83GW,為全球冠軍,在中國的帶動下,整個亞太地區2017年全球光伏市場占有率將達到72%,為史上最高。與此同時,2017年全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同比增長3.7倍,遠超前五年分布式光伏總裝機量。
強有力的數據反應當當前光伏市場具備較大的發展潛力。但常規的運行難以滿足優質增長,行業的進一步規模化是必經之路。
2018年2月2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2017年度光伏發電市場環境監測評價結果:一類資源光照區的寧夏、甘肅、新疆全境均被列入紅色區域;二類資源區的青海、內蒙古、吉林、陜西、云南以及河北部分地區;三類資源區中的除上海、福建、海南、重慶、西藏以及陜西部分地區外大部分地區均為綠色。
根據2017年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建立市場環境監測評價機制引導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通知》中第四條的相關規定,2017年評價結果為紅色區域的省份,國家能源局有可能在“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取消上述地區2018年的光伏新增規模;列入橙色區域的省份,2018年或將有超1.7GW的規模被刪減。
不僅對市場進行了規模化刪減,在光伏行業實現全球領跑的同時,補貼滯后的問題也一直存在。
據了解,各光伏發電企業的補貼普遍拖欠2-3年的時間。并且隨著裝機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光伏發電企業將普遍面臨更長的補貼拖欠時間。除此之外,在光伏發電項目已納入補貼目錄、補貼資金已下撥的情況下,仍存在補貼發放滯后3-6個月的問題。
按照現行國家可再生能源基金征收標準,2016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基金共收到大約700億元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費,2017年預計在800億元左右。但這不足以覆蓋所有項目的資金補貼需求。根據財政部的統計,到2017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達到1000億元,其中光伏補貼缺口已占到近一半份額。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在接受中國電力報采訪時表示,補貼缺口變大的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征收不到位,導致入不敷出,另外就是征收額度沒有隨可再生能源規模的擴大而提高。
李俊峰指出,補貼來源是從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征收,每年應該征收1000億元,但是征收比例約75%,每年欠收200多億元,長此以往,造成了歷史欠賬,多年累積成為1000億元的大缺口。在李俊峰看來,可再生能源附加的額度沒有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及時調整,補貼出現缺口是必然的。
綜上所述,能源未來成為新時代下的關鍵詞,對于光伏產業進化加速的行業屬性下,這仍然是一個全新的發展命題。
當產業創新已然成為大勢,我們應該感知到,2018年以及未來3-5年,新技術革命,產業鏈創新,分布式轉型,質量工程,能源過渡新時代等都將再次刷新我們的認知,同時,伴隨一代又一代的新能源消費群體成為主流,也會有更多產業新變量等待被發現。
產業新變量以及行業新命題,成為新時代必須把握的趨勢,否則,不會順勢,再精彩的時代都與你無關。2018年4月27日,世紀新能源網將在上海舉辦以“新能源、新未來”為主題的2018世紀光伏大會,將針對以上問題進行討論,帶你挖掘戰略思維,捕捉新產業時代的發展錦囊。
以提高效率為核心,找最優的解決方案,做最正確的決策,創最佳的效果。
http://cn.mikecrm.com/9VuXeG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