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收緊,讓光伏發電遭遇“急剎車”,令人深思的同時,我們也看到高速擴張背后的過剩風險。除了光伏發電,電池領域也與其有著相似之處,搭乘新能源的快車,電池企業的產能擴張進展的如火如荼,前不久寧德時代發布了招股說明書,更是將電池企業間的競爭推向高潮。
動力電池行業“三國殺”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的統計,2017年我國動力電池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沃特瑪、國軒高科、北京國能、比克電池、孚能科技、天津力神、江蘇智航和億緯鋰能。其中,排名前三的銷售量分別為:寧德時代12 GWh、比亞迪7.2 GWh、沃特瑪5.5 GWh。
我們先來看看電池行業前三一路走來的歷程。
寧德時代2011年成立,6年時間迅速崛起,動力電池系統銷量連續三年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前三位,2017年銷量排名全球第一,不僅首度超過比亞迪,還從松下手上奪走全球動力電池系統銷量冠軍。今年3月,寧德時代還以200億美元估值排名“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第六位。
亮眼的成績與榮譽讓寧德時代成為電池行業的“網紅”,搶占了各大媒體的頭條,也因此贏得各大汽車廠商的認可。前不久,寧德時代發布了招股說明書,更是將大家對電池行業的關注度推向高潮。
位居其二的比亞迪更是不甘落后,2016年之前,比亞迪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一直位居首位,但2017年~2018年3月,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超越比亞迪一直居首。作為動力電池行業兩大巨頭,比亞迪和寧德時代一直在為搶奪市場份額“明爭暗斗”。
在寧德時代的猛烈進攻下,比亞迪的電池業務正嘗試從封閉式的供應鏈體系走向門戶開放,頻頻與多家汽車整車廠洽談。比亞迪在青海的鋰電池生產基地即將投產,未來將可以支撐更多的電池產品向外流通。
在今年第一季,比亞迪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影響,在營業收入增長17.54%的情況下,凈利潤卻同比下滑83%至1.02億元。但在4月,比亞迪以1.34GWh的裝機量登頂,占比35%,這是比亞迪的月裝機量在時隔一年后再次超過CATL排在首位。4月CATL以1.27GWh的裝機量排在第二位,占比34%,今年以來獨占一半市場份額的狀況被打破。
而作為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第三的沃特瑪就沒那么好命了。根據我國4月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來看,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孚能科技、億緯鋰能、比克電池、北京國能、廣東天勁、星恒電源、萬向一二三,排名前十中已經沒有了沃特瑪的蹤影。
從國內第三到了無蹤影,沃特瑪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今年4月,沃特瑪爆出債務危機,隨之而來的是業績巨虧、股東頻繁減持、總經理李瑤辭職等等一系列的“多米諾骨效應”,讓作為國內動力電池前三的沃特瑪頃刻間跌落谷底。
截至2018年3月,沃特瑪的母公司堅瑞沃能主要債務達221.38億元,整體債務達 254.34 億元,公司給出的解釋是,2017年布局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鏈,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在全國共有11個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含沃特瑪),其中7個生產基地已開始投產,快速的擴張給公司帶來了較大的資金壓力。
5月30日,堅瑞沃能發布資產重組進展公告,公告顯示,堅瑞沃能已出現債務逾期的情況,面臨債權人的權利主張,公司自籌資金解決困難較大,目前各中介機構正在進行日常性相關工作,進展緩慢,同時,公司尚未與潛在戰略投資者簽署任何正式合作協議。從公告上來看,沃特瑪所面臨的困境似乎已很難跨過去。
除了原來的動力電池前三,電池行業還凸顯出一家黑馬企業。從4月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來看,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億緯鋰能,一直低調的億緯鋰能從3月的第18位上升到4月排名的第5位,市場占有率從3月的0.38%增長到4月的3.93%,同比增長高達63043.19%。
是什么讓億緯鋰能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在4月發生華麗反轉?據儲能頭條了解,億緯鋰能4月合作的企業由年初的3家企業增長到9家企業,配套車輛由年初的562臺增長到4月的816臺,裝機電量由16.93Mwh增長到了145.94Mwh。
目前,億緯鋰能多款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產品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35Wh/Kg以上,能量消耗量在0.15~0.21(含)Wh/km·kg之間,滿足新能源客車中央財政補貼1倍要求,三元18650動力電池產品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40Wh/Kg以上,滿足新能源乘用車1.1倍補貼要求。
多種因素帶來考驗
盡管動力電池發展勢頭很猛,裝機量在持續上漲,但在行業洗牌的同時也將面臨巨多考驗。
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今年4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動力電池裝機實現同比增長302.44%,環比增長79.51%。但在上游材料上漲和下游補貼退坡造成售價下降的雙重擠壓下,中游動力電池企業不得不面對盈利不斷下降的困境。
就來看我們的“獨角獸”寧德時代,擁有雄厚的實力,也不得不面臨能否延續現有盈利水平的考驗。5月22日更新的招股意向書顯示,寧德時代的扣非后凈利潤從2016年的29.6億元,跌至2017年的24.7億元,降幅為16.55%。其募資金額也有此前披露的131.2億元降至53.52億元,縮水59%。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銷售均價加速下滑31.59%至1.41元/Wh,2015、2016年的售價分別為2.28元/Wh、2.06元/Wh。
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也給電池行業帶來考驗,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動力電池原材料在寧德時代主營業務成本中占比超過八成,截至5月,三元材料價格在22.5萬元-23.5萬元/噸左右,與2017年年初相比,價格上漲了超過一半。“明星金屬”鈷的價一路飛漲,2016年7月初,國內金屬鈷市場報價僅為19.41萬元/噸,2018年4月初,鈷金屬市場報價已逾66.4萬元/噸,暴漲三倍多,創十年新高。這些都給電池企業帶來重大壓力。
除此之外,動力電池行業產能擴張的同時也將面臨考驗。我國在2017年,電動汽車產量已占全球產量的50%,超過第二名歐洲(21%)一倍多。得益于此,中國和日本、韓國一起,成為了全球范圍內主要的電池生產國。截至2017年底,我國動力電池名義產能已經超過170 GWh,而2017年我國動力電池的出貨量僅為37.06 GWh,中國車用動力電池產量已經是美國的11倍,歐洲的22倍。
業內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產能總體過剩的背景下,動力電池產業表現為結構性產能過剩,龍頭企業的優質產能受到追捧,而中小廠商的落后產能得不到很好的消化,生存空間將不斷受到擠壓。在過剩產能出清的逼迫下,部分中小廠商可能轉型低速車、小型儲能等技術要求較低的領域,從而退出動力電池領域競爭。
附部分電池企業產業規劃:
寧德時代獨角獸持續擴張,沖擊全球巨頭寶座
CATL 2017年總產能達17.09GWh,其中8.5GWh為三元鋰電,主要材料體系為三元532/622,目前811體系電池正處于研發當中,預計明年有望量產。2018年產能有望達到31.5GWh,19年達到45.9GWh,2020年產能達到54GWh。
基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寧德、江蘇溧陽、青海西寧等。
寧德基地:福建寧德是主要生產基地,2017年寧德基地產能達15GWh,公司上市募投為寧德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項目,規劃三期產能24GWh,到2020年公司產能將達50GWh。因此,預計2018年寧德基地產能有望達31GWh。
軟包產能預計1-2GWh。軟包電池是公司持續拓展國際客戶的主力產品。隨著國際客戶如戴姆勒、日產等車企對軟包電池技術路線認可度提升,公司加強在軟包電池方面的研發力度,目前已有3條軟包線,其中兩條是軟包中試線,系統能量密度250wh/kg左右。其中軟包電池有望在19年初步實現量產,預計1-2GWh左右。
江蘇溧陽基地:2016年9月投資100億元開建,規劃總產能10GWh,2018年預計達產5GWh。目前公司的主材料供應商如科達利等均已在溧陽基地附近配套相應工廠,提供配套產能。
青海基地:青海一期技改后年產2GWh電池,二期4.26GWh已于17年底完成廠房建設及部分設備訂購,18-19年有望達產。
比亞迪BYD分拆,期待三元發力
技術路線處于快速切換中,三元外供值得期待。比亞迪17年總產能已經達到16GWh,其中LFP產能達10GWh,三元電池產能6GWh,三元產能持續擴張,17年啟動青海10Gwh的三元電池產能擴充,預計完全達產時間為2019.06月。2018年規劃產能21GWh,2019年達到26GWh,2020年產能有望達39GWh。
生產基地:主要產地以深圳坑梓、惠州兩地為主、另外在青海等地也在新建生產基地。
坑梓基地產能達14GWh。2016年比亞迪自動化生產基地在深圳建設,項目分為兩期,分期建成動力鋰電產能6GWh、經過擴張產能達14GWh。
惠州基地產能2GWh。2011年在惠州建成了產能2GWh 的LFP鋰電池產能。
青海生產基地為三元工廠,產能10GWh。位于西寧經濟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和海東臨空園區,共規劃為三元鋰電產能共10GWh,項目已于2017年啟動開建,預計完全達產時間為2019年06月。周邊目前已有華泰汽車泰豐先行(5GWh以上的正極材料產能配套)。
國軒高科發力三元高鎳、沖刺第一梯隊
產能擴張節奏快速,多基地同步進展。國軒高科的主力產品為方形磷酸鐵鋰電池,16年具備三元鋰電池產能,目前在客車及乘用車方面客戶基本覆蓋主流車企。公司正在加快三元622動力鋰電池的研發。公司位于廬江材料基地的生產線確保下半年三元622基本可以自供,未來622生產線可切換至811生產線,NCM811預計在2019年年底、2020年年初投產。
2017年產能7.5GWh,磷酸鐵鋰產能為5.5GWh,三元產能達2GWh。2018年是公司加快產能釋放的關鍵年,預計將增加7GWh,其中合肥四期將增加5GWh三元622產能,廬江和唐山共增加2GWhLFP產能,18年底共計可達14.5GWh。其余產地包括江蘇昆山、南京、河北唐山一期(在建)。
合肥總部共三個廠,經開區布局5GWh,預計18年9月左右投產。合肥三廠剛投產,生產43Ah的電芯。
青島工廠是三元622產線,主要產品為38Ah的電芯,主要是為北汽EC180供應,然后再配套其他車型。
南京是1GWh的磷酸鐵鋰。
廬江是新增1GWh圓柱電芯的生產線。
力神電池依托21700技術,動力擴產
力神厚積薄發,發力布局21700產能。電池種類較為全面,圓柱動力及消費、方形硬殼動力電池等。圓柱技術國內排前三,21700產線是國內最早產能最大的產線,方形電池產品型號正逐步向大容量發展,主力產品為51AH,76AH、43AH左右,100AH以上的產品后續也會出來。
公司依照“一院、兩區、五基地”的戰略規劃,重點產能部署地將是華東區域,17年目前產能10GWh ,主要生產基地是天津,青島、蘇州、綿陽,武漢等。預計2018年產能將達15GWh(7.5GWh方形LFP+2.4GWh三元方形+5.2GWh三元圓柱),2020年規劃達到30GWh。
天津本部共六期產能,圓柱具有18650型圓柱電池產能為1.2GWh,方形LFP鋁殼產能3.5GWh,天津六期新增2.4GWh三元方形產能共計約7GWh。
蘇州產能共4GWh,以21700型圓柱為主,一期于2016年4月15日開工建設,2017年7月20日正式建成投產。
青島產能規劃為4GWh,青島的產線以100Ah的大容量方形LFP為主,預計2018年投產。
億緯鋰能
公司2016年底產能2GWh,公司17年產能約7GWh,18年產能增至9GWh,主要是荊門新增1GWh三元方形和1GWh的磷酸鐵鋰,所有產能分為:1GWh軟包疊片、3.5GWh三元電池、4.5GWh磷酸鐵鋰電池。預計19年將達到11GWh,2021年達到22GWh。
生產基地:
湖北金泉生產基地,分為南北廠區。
北區:于2016年底建成產能2.5GWh 的LFP方形鋁殼電池產能。其中一廠0.5GWh、二廠1GWh、三廠1GWh。
南區:規劃7GWH。圓柱動力電池(三元18650/21700)2.5GWh,三元方形鋁殼(乘用車)1GWh,磷酸鐵鋰方形鋁殼(客車)1.5GWh,方形鋁殼儲能動力電池2.2GWh。合計7GWh。三元方形鋁殼廠房預留2GWh。
惠州金松一期:具備1GWh的三元18650電池產能。
惠州金牛項目:2017年三季度建成1GWh的疊片電池產能。
中航鋰電
公司17年產能2.5GWh,其中三元電池約0.21GWh,磷酸鐵鋰2.23GWh。均在洛陽生產,公司18年常州部分產能達產,產能約5GWh,其中三元1.21GWh,磷酸鐵鋰3.7GWh。根據公司規劃2020年產能達15GWh。
生產基地:主要為洛陽和常州。其中洛陽一二三期產能合計約2.5GWh,洛陽一期和二期合計約1GWh,磷酸鐵鋰與三元比例為4:1。洛陽三期產能以鐵鋰為主,達1.54GWh,其中磷酸鐵鋰1.5GWh,三元0.04GWh。
常州:新建產能主要在常州,合計12GWh。常州一期規劃2.5GWh,包含1GWh三元和1.5GWh磷酸鐵鋰電池,已于2017年上半年開工,預計2018年完全達產。常州二期5GWh三元鋰電項目,預計19年有望達產。后期仍有規劃常州三期約 4.5GWh。
國能電池
2017年總產能達到11GWh,目前磷酸鐵鋰軟包電池產能占比90%,其余為三元軟包,預計2018年將在鄭州繼續擴產,總產能達到13GWh,公司規劃2020年總產能升至20GWh,未來國能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的產量也會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比例約為6:4。
生產基地:公司在2017年加速了在全國范圍的戰略布點,已經建成的基地有北京、鄭州、襄陽、重慶、海寧、南昌、新余、龍巖等八大基地。北京主要以研發、中試為主,磷酸鐵鋰產能約1GWh。鄭州為主要生產基地,目前磷酸鐵鋰軟包的產能達5Gwh,配套宇通等客車企業。其余新余、襄陽、海寧等地產能均為4億Ah左右。龍巖基地生產三元軟包電池,產能為1GW。重慶僅為pack工廠。
孚能科技
公司是國內軟包龍頭,2017年孚能產能約為5GWh的三元軟包電池,2018年預計產能最高達13GWh,北京順義規劃8GWh產能有望于年底至19年投產。此外18年年內將開工贛州三期10GWh產能,預計將于19年開始陸續投放。
生產基地:主要包括贛州、北京等地。其中贛州生產基地自2009年開始籌建,現在一期二期合計5GWh已投產,三期規劃10GWh,后面還會10GWh產能,最后形成35GWh產能。三期的10GWh產在做前期鋪墊,為19年產能做儲備。
北京順義基地規劃8GWh產能,2018年已開始廠房等基礎建設,預計將于18-19年投產。主要滿足北汽的配套需求,后續多余產能有望輻射周邊車企需求。
卡耐新能源
公司專業從事動力鋰離子軟包電池生產銷售,2017年三元軟包電池的產能為0.75GWh,主要分布在上海基地產能為0.25Gwh,南昌基地的產能為0.5Gwh,2018年將持續大力擴產,南京產能分布達產后供預計年底可達5.8Gwh以上。2019年產能預計將達到13.2GWh。
生產基地:公司具備南京1個技術中心、日本、北美兩個海外技術中心、5個生產基地(上海、南昌、廣西、兩個核心基地)。
南京:一期產能4GWh和二期規劃產能6GWh,預計18年年底至19年初可達產,達到10GWh生產能力。
柳州:產能規劃1GWh,2018年5月達產,未來柳州基地的產能有望繼續擴至2GWh。
上海:產能為0.24GWh,未來規劃產能可達 0.45GWh。
南昌:產能為0.54GWh,未來規劃產能可達0.74GWh。
比克電池
公司是國內三元圓柱領域內的優質公司,2017年三元圓柱產能達5GWh,其中具備811產能1GWh,2018年公司產能達8GWh,其中最高可具備4GWh的811電池,預計2019年產能有望達到12GWh,2020年將達到20GWh。
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深圳和鄭州兩大生產基地。深圳基地主要做消費類圓柱電池,主攻三元18650鋰電池,產能3GWh。鄭州基地自2013年起建設,主要生產動力鋰電池,目前產能共4GWh,目前有6條產線正規劃做21700。
動力電池行業“三國殺”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的統計,2017年我國動力電池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寧德時代、比亞迪、沃特瑪、國軒高科、北京國能、比克電池、孚能科技、天津力神、江蘇智航和億緯鋰能。其中,排名前三的銷售量分別為:寧德時代12 GWh、比亞迪7.2 GWh、沃特瑪5.5 GWh。
我們先來看看電池行業前三一路走來的歷程。
寧德時代2011年成立,6年時間迅速崛起,動力電池系統銷量連續三年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前三位,2017年銷量排名全球第一,不僅首度超過比亞迪,還從松下手上奪走全球動力電池系統銷量冠軍。今年3月,寧德時代還以200億美元估值排名“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第六位。
亮眼的成績與榮譽讓寧德時代成為電池行業的“網紅”,搶占了各大媒體的頭條,也因此贏得各大汽車廠商的認可。前不久,寧德時代發布了招股說明書,更是將大家對電池行業的關注度推向高潮。
位居其二的比亞迪更是不甘落后,2016年之前,比亞迪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一直位居首位,但2017年~2018年3月,寧德時代的市場份額超越比亞迪一直居首。作為動力電池行業兩大巨頭,比亞迪和寧德時代一直在為搶奪市場份額“明爭暗斗”。
在寧德時代的猛烈進攻下,比亞迪的電池業務正嘗試從封閉式的供應鏈體系走向門戶開放,頻頻與多家汽車整車廠洽談。比亞迪在青海的鋰電池生產基地即將投產,未來將可以支撐更多的電池產品向外流通。
在今年第一季,比亞迪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影響,在營業收入增長17.54%的情況下,凈利潤卻同比下滑83%至1.02億元。但在4月,比亞迪以1.34GWh的裝機量登頂,占比35%,這是比亞迪的月裝機量在時隔一年后再次超過CATL排在首位。4月CATL以1.27GWh的裝機量排在第二位,占比34%,今年以來獨占一半市場份額的狀況被打破。
而作為中國動力電池行業第三的沃特瑪就沒那么好命了。根據我國4月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來看,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為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孚能科技、億緯鋰能、比克電池、北京國能、廣東天勁、星恒電源、萬向一二三,排名前十中已經沒有了沃特瑪的蹤影。
從國內第三到了無蹤影,沃特瑪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今年4月,沃特瑪爆出債務危機,隨之而來的是業績巨虧、股東頻繁減持、總經理李瑤辭職等等一系列的“多米諾骨效應”,讓作為國內動力電池前三的沃特瑪頃刻間跌落谷底。
截至2018年3月,沃特瑪的母公司堅瑞沃能主要債務達221.38億元,整體債務達 254.34 億元,公司給出的解釋是,2017年布局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鏈,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在全國共有11個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含沃特瑪),其中7個生產基地已開始投產,快速的擴張給公司帶來了較大的資金壓力。
5月30日,堅瑞沃能發布資產重組進展公告,公告顯示,堅瑞沃能已出現債務逾期的情況,面臨債權人的權利主張,公司自籌資金解決困難較大,目前各中介機構正在進行日常性相關工作,進展緩慢,同時,公司尚未與潛在戰略投資者簽署任何正式合作協議。從公告上來看,沃特瑪所面臨的困境似乎已很難跨過去。
除了原來的動力電池前三,電池行業還凸顯出一家黑馬企業。從4月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來看,最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億緯鋰能,一直低調的億緯鋰能從3月的第18位上升到4月排名的第5位,市場占有率從3月的0.38%增長到4月的3.93%,同比增長高達63043.19%。
是什么讓億緯鋰能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在4月發生華麗反轉?據儲能頭條了解,億緯鋰能4月合作的企業由年初的3家企業增長到9家企業,配套車輛由年初的562臺增長到4月的816臺,裝機電量由16.93Mwh增長到了145.94Mwh。
目前,億緯鋰能多款方形磷酸鐵鋰電池產品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35Wh/Kg以上,能量消耗量在0.15~0.21(含)Wh/km·kg之間,滿足新能源客車中央財政補貼1倍要求,三元18650動力電池產品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40Wh/Kg以上,滿足新能源乘用車1.1倍補貼要求。
多種因素帶來考驗
盡管動力電池發展勢頭很猛,裝機量在持續上漲,但在行業洗牌的同時也將面臨巨多考驗。
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部統計數據,今年4月,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動力電池裝機實現同比增長302.44%,環比增長79.51%。但在上游材料上漲和下游補貼退坡造成售價下降的雙重擠壓下,中游動力電池企業不得不面對盈利不斷下降的困境。
就來看我們的“獨角獸”寧德時代,擁有雄厚的實力,也不得不面臨能否延續現有盈利水平的考驗。5月22日更新的招股意向書顯示,寧德時代的扣非后凈利潤從2016年的29.6億元,跌至2017年的24.7億元,降幅為16.55%。其募資金額也有此前披露的131.2億元降至53.52億元,縮水59%。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銷售均價加速下滑31.59%至1.41元/Wh,2015、2016年的售價分別為2.28元/Wh、2.06元/Wh。
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也給電池行業帶來考驗,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等動力電池原材料在寧德時代主營業務成本中占比超過八成,截至5月,三元材料價格在22.5萬元-23.5萬元/噸左右,與2017年年初相比,價格上漲了超過一半。“明星金屬”鈷的價一路飛漲,2016年7月初,國內金屬鈷市場報價僅為19.41萬元/噸,2018年4月初,鈷金屬市場報價已逾66.4萬元/噸,暴漲三倍多,創十年新高。這些都給電池企業帶來重大壓力。
除此之外,動力電池行業產能擴張的同時也將面臨考驗。我國在2017年,電動汽車產量已占全球產量的50%,超過第二名歐洲(21%)一倍多。得益于此,中國和日本、韓國一起,成為了全球范圍內主要的電池生產國。截至2017年底,我國動力電池名義產能已經超過170 GWh,而2017年我國動力電池的出貨量僅為37.06 GWh,中國車用動力電池產量已經是美國的11倍,歐洲的22倍。
業內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產能總體過剩的背景下,動力電池產業表現為結構性產能過剩,龍頭企業的優質產能受到追捧,而中小廠商的落后產能得不到很好的消化,生存空間將不斷受到擠壓。在過剩產能出清的逼迫下,部分中小廠商可能轉型低速車、小型儲能等技術要求較低的領域,從而退出動力電池領域競爭。
附部分電池企業產業規劃:
寧德時代獨角獸持續擴張,沖擊全球巨頭寶座
CATL 2017年總產能達17.09GWh,其中8.5GWh為三元鋰電,主要材料體系為三元532/622,目前811體系電池正處于研發當中,預計明年有望量產。2018年產能有望達到31.5GWh,19年達到45.9GWh,2020年產能達到54GWh。
基地主要集中在福建寧德、江蘇溧陽、青海西寧等。
寧德基地:福建寧德是主要生產基地,2017年寧德基地產能達15GWh,公司上市募投為寧德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項目,規劃三期產能24GWh,到2020年公司產能將達50GWh。因此,預計2018年寧德基地產能有望達31GWh。
軟包產能預計1-2GWh。軟包電池是公司持續拓展國際客戶的主力產品。隨著國際客戶如戴姆勒、日產等車企對軟包電池技術路線認可度提升,公司加強在軟包電池方面的研發力度,目前已有3條軟包線,其中兩條是軟包中試線,系統能量密度250wh/kg左右。其中軟包電池有望在19年初步實現量產,預計1-2GWh左右。
江蘇溧陽基地:2016年9月投資100億元開建,規劃總產能10GWh,2018年預計達產5GWh。目前公司的主材料供應商如科達利等均已在溧陽基地附近配套相應工廠,提供配套產能。
青海基地:青海一期技改后年產2GWh電池,二期4.26GWh已于17年底完成廠房建設及部分設備訂購,18-19年有望達產。
比亞迪BYD分拆,期待三元發力
技術路線處于快速切換中,三元外供值得期待。比亞迪17年總產能已經達到16GWh,其中LFP產能達10GWh,三元電池產能6GWh,三元產能持續擴張,17年啟動青海10Gwh的三元電池產能擴充,預計完全達產時間為2019.06月。2018年規劃產能21GWh,2019年達到26GWh,2020年產能有望達39GWh。
生產基地:主要產地以深圳坑梓、惠州兩地為主、另外在青海等地也在新建生產基地。
坑梓基地產能達14GWh。2016年比亞迪自動化生產基地在深圳建設,項目分為兩期,分期建成動力鋰電產能6GWh、經過擴張產能達14GWh。
惠州基地產能2GWh。2011年在惠州建成了產能2GWh 的LFP鋰電池產能。
青海生產基地為三元工廠,產能10GWh。位于西寧經濟開發區南川工業園和海東臨空園區,共規劃為三元鋰電產能共10GWh,項目已于2017年啟動開建,預計完全達產時間為2019年06月。周邊目前已有華泰汽車泰豐先行(5GWh以上的正極材料產能配套)。
國軒高科發力三元高鎳、沖刺第一梯隊
產能擴張節奏快速,多基地同步進展。國軒高科的主力產品為方形磷酸鐵鋰電池,16年具備三元鋰電池產能,目前在客車及乘用車方面客戶基本覆蓋主流車企。公司正在加快三元622動力鋰電池的研發。公司位于廬江材料基地的生產線確保下半年三元622基本可以自供,未來622生產線可切換至811生產線,NCM811預計在2019年年底、2020年年初投產。
2017年產能7.5GWh,磷酸鐵鋰產能為5.5GWh,三元產能達2GWh。2018年是公司加快產能釋放的關鍵年,預計將增加7GWh,其中合肥四期將增加5GWh三元622產能,廬江和唐山共增加2GWhLFP產能,18年底共計可達14.5GWh。其余產地包括江蘇昆山、南京、河北唐山一期(在建)。
合肥總部共三個廠,經開區布局5GWh,預計18年9月左右投產。合肥三廠剛投產,生產43Ah的電芯。
青島工廠是三元622產線,主要產品為38Ah的電芯,主要是為北汽EC180供應,然后再配套其他車型。
南京是1GWh的磷酸鐵鋰。
廬江是新增1GWh圓柱電芯的生產線。
力神電池依托21700技術,動力擴產
力神厚積薄發,發力布局21700產能。電池種類較為全面,圓柱動力及消費、方形硬殼動力電池等。圓柱技術國內排前三,21700產線是國內最早產能最大的產線,方形電池產品型號正逐步向大容量發展,主力產品為51AH,76AH、43AH左右,100AH以上的產品后續也會出來。
公司依照“一院、兩區、五基地”的戰略規劃,重點產能部署地將是華東區域,17年目前產能10GWh ,主要生產基地是天津,青島、蘇州、綿陽,武漢等。預計2018年產能將達15GWh(7.5GWh方形LFP+2.4GWh三元方形+5.2GWh三元圓柱),2020年規劃達到30GWh。
天津本部共六期產能,圓柱具有18650型圓柱電池產能為1.2GWh,方形LFP鋁殼產能3.5GWh,天津六期新增2.4GWh三元方形產能共計約7GWh。
蘇州產能共4GWh,以21700型圓柱為主,一期于2016年4月15日開工建設,2017年7月20日正式建成投產。
青島產能規劃為4GWh,青島的產線以100Ah的大容量方形LFP為主,預計2018年投產。
億緯鋰能
公司2016年底產能2GWh,公司17年產能約7GWh,18年產能增至9GWh,主要是荊門新增1GWh三元方形和1GWh的磷酸鐵鋰,所有產能分為:1GWh軟包疊片、3.5GWh三元電池、4.5GWh磷酸鐵鋰電池。預計19年將達到11GWh,2021年達到22GWh。
生產基地:
湖北金泉生產基地,分為南北廠區。
北區:于2016年底建成產能2.5GWh 的LFP方形鋁殼電池產能。其中一廠0.5GWh、二廠1GWh、三廠1GWh。
南區:規劃7GWH。圓柱動力電池(三元18650/21700)2.5GWh,三元方形鋁殼(乘用車)1GWh,磷酸鐵鋰方形鋁殼(客車)1.5GWh,方形鋁殼儲能動力電池2.2GWh。合計7GWh。三元方形鋁殼廠房預留2GWh。
惠州金松一期:具備1GWh的三元18650電池產能。
惠州金牛項目:2017年三季度建成1GWh的疊片電池產能。
中航鋰電
公司17年產能2.5GWh,其中三元電池約0.21GWh,磷酸鐵鋰2.23GWh。均在洛陽生產,公司18年常州部分產能達產,產能約5GWh,其中三元1.21GWh,磷酸鐵鋰3.7GWh。根據公司規劃2020年產能達15GWh。
生產基地:主要為洛陽和常州。其中洛陽一二三期產能合計約2.5GWh,洛陽一期和二期合計約1GWh,磷酸鐵鋰與三元比例為4:1。洛陽三期產能以鐵鋰為主,達1.54GWh,其中磷酸鐵鋰1.5GWh,三元0.04GWh。
常州:新建產能主要在常州,合計12GWh。常州一期規劃2.5GWh,包含1GWh三元和1.5GWh磷酸鐵鋰電池,已于2017年上半年開工,預計2018年完全達產。常州二期5GWh三元鋰電項目,預計19年有望達產。后期仍有規劃常州三期約 4.5GWh。
國能電池
2017年總產能達到11GWh,目前磷酸鐵鋰軟包電池產能占比90%,其余為三元軟包,預計2018年將在鄭州繼續擴產,總產能達到13GWh,公司規劃2020年總產能升至20GWh,未來國能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電池的產量也會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比例約為6:4。
生產基地:公司在2017年加速了在全國范圍的戰略布點,已經建成的基地有北京、鄭州、襄陽、重慶、海寧、南昌、新余、龍巖等八大基地。北京主要以研發、中試為主,磷酸鐵鋰產能約1GWh。鄭州為主要生產基地,目前磷酸鐵鋰軟包的產能達5Gwh,配套宇通等客車企業。其余新余、襄陽、海寧等地產能均為4億Ah左右。龍巖基地生產三元軟包電池,產能為1GW。重慶僅為pack工廠。
孚能科技
公司是國內軟包龍頭,2017年孚能產能約為5GWh的三元軟包電池,2018年預計產能最高達13GWh,北京順義規劃8GWh產能有望于年底至19年投產。此外18年年內將開工贛州三期10GWh產能,預計將于19年開始陸續投放。
生產基地:主要包括贛州、北京等地。其中贛州生產基地自2009年開始籌建,現在一期二期合計5GWh已投產,三期規劃10GWh,后面還會10GWh產能,最后形成35GWh產能。三期的10GWh產在做前期鋪墊,為19年產能做儲備。
北京順義基地規劃8GWh產能,2018年已開始廠房等基礎建設,預計將于18-19年投產。主要滿足北汽的配套需求,后續多余產能有望輻射周邊車企需求。
卡耐新能源
公司專業從事動力鋰離子軟包電池生產銷售,2017年三元軟包電池的產能為0.75GWh,主要分布在上海基地產能為0.25Gwh,南昌基地的產能為0.5Gwh,2018年將持續大力擴產,南京產能分布達產后供預計年底可達5.8Gwh以上。2019年產能預計將達到13.2GWh。
生產基地:公司具備南京1個技術中心、日本、北美兩個海外技術中心、5個生產基地(上海、南昌、廣西、兩個核心基地)。
南京:一期產能4GWh和二期規劃產能6GWh,預計18年年底至19年初可達產,達到10GWh生產能力。
柳州:產能規劃1GWh,2018年5月達產,未來柳州基地的產能有望繼續擴至2GWh。
上海:產能為0.24GWh,未來規劃產能可達 0.45GWh。
南昌:產能為0.54GWh,未來規劃產能可達0.74GWh。
比克電池
公司是國內三元圓柱領域內的優質公司,2017年三元圓柱產能達5GWh,其中具備811產能1GWh,2018年公司產能達8GWh,其中最高可具備4GWh的811電池,預計2019年產能有望達到12GWh,2020年將達到20GWh。
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深圳和鄭州兩大生產基地。深圳基地主要做消費類圓柱電池,主攻三元18650鋰電池,產能3GWh。鄭州基地自2013年起建設,主要生產動力鋰電池,目前產能共4GWh,目前有6條產線正規劃做2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