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儲能鋰電池技術的進步,從削峰填谷的用戶側、配網側儲能,到用儲能解決棄風、棄光,儲能應用場景日趨多元化,商業模式也日漸清晰。面對迅速發展的儲能市場,中天科技實施“差異化”戰略,結合自身技術優勢與多年行業積淀,在儲能領域持續發力,為用戶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在上海SNEC展會期間,中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薛馳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中國能源報:您如何看待2018年的儲能市場?
薛馳:正和我們預料的一樣,儲能領域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隨著技術進步,儲能成本逐步下降、商業模式逐漸完善。2018年以來,已經出現了很多新的應用場景,比如我們大力建設的用戶側儲能,以及配網側儲能調峰等,我們正在積極參與儲能調頻項目。現在儲能在各個領域越來越成熟,有了商業模式,資本就會介入,因此我們認為儲能市場會在未來幾年爆發。
中國能源報:您認為儲能領域的投資需要考量哪些因素?
薛馳:對投資方來說,我認為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技術的進步,儲能發展的技術是多層次的,包括儲能方式和不同場景下的性能要求。以化學儲能的鋰電池為例,其安全性、壽命和經濟性都是硬性要求,為了長期支撐儲能商業模式,鋰電池若要保持主流,需要達到8000次以上的充放電壽命。另外,不同的應用場景對電池有不同的性能要求,比如調頻需要能夠快速把電發出來,還有在不同地區有各異的環境要求,在低溫、高溫、高輻射條件下或者是孤島上如何應用都需要因地制宜;二是系統技術集成的發展。儲能不僅僅是電池本身,而是一個多系統的集成。儲能系統是檢驗企業是否掌握儲能核心技術的關鍵。針對系統集成,中天憑借多年在電網方面的積淀,能夠很好地理解用戶需求。目前我們與協鑫有10MW的儲能項目合作,作為江蘇省的示范項目,系統解決方案覆蓋從儲能方案設計到能量管理系統的各個環節。
中國能源報:儲能商業模式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行業技術發展方向是什么?
薛馳:儲能鋰電池來看,這個領域里種類眾多,包括磷酸鐵鋰電池、三元材料電池和復合材料電池等。我認為,鋰電池會向著更長的壽命、更高的經濟性和應用于不同場景的方向發展。中天科技的儲能鋰電池充放電次數已經超過8000次,也就是理論壽命超過20年,之后會很快超過10000次。另外,我們也在研究固態電池,我認為未來電網領域的儲能,鋰電池會獨樹一幟。此外,液流電池、鉛碳電池等在儲能市場上也都有市場空間。
中國能源報:在儲能鋰電池的推廣過程中,在您看來,還有哪些行業痛點?
薛馳:雖然行業發展勢頭很好,但國家對鋰電池行業在電網輔助方面的功能作用,沒有相關的財政扶持,單純依靠企業技術提升和成本的擠壓,從示范到大規模應用還需要較長時間;其次,各省電網發展不平衡,許多省份對儲能重視不足,也導致儲能推廣應用大打折扣;第三,儲能是近兩年發展的產物,很多標準尚在制定中,產品質量、安全等都亟需權威機構來鑒定。
中國能源報:面對飛速發展的儲能市場,您認為中天科技有什么優勢?
薛馳:中天科技的主要優勢有兩個:第一,中天科技從2008年承接科技部首個孤島微電網項目開始,進行儲能完整產業鏈布局。尤其是中天在2017年獲得國內首張安全認證證書,中天儲能系統集成技術優勢明顯領先于同行;第二,中天新能源秉承中天集團精細造制及智慧制造的理念,在技術領先前提下,發揚匠心、匠人精神,在品質上下功夫,全國首個配網側儲能鎮江建山變由中天EPC總包,就是一個證明。

中國能源報:您如何看待2018年的儲能市場?
薛馳:正和我們預料的一樣,儲能領域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隨著技術進步,儲能成本逐步下降、商業模式逐漸完善。2018年以來,已經出現了很多新的應用場景,比如我們大力建設的用戶側儲能,以及配網側儲能調峰等,我們正在積極參與儲能調頻項目。現在儲能在各個領域越來越成熟,有了商業模式,資本就會介入,因此我們認為儲能市場會在未來幾年爆發。
中國能源報:您認為儲能領域的投資需要考量哪些因素?
薛馳:對投資方來說,我認為有兩個關鍵點。一是技術的進步,儲能發展的技術是多層次的,包括儲能方式和不同場景下的性能要求。以化學儲能的鋰電池為例,其安全性、壽命和經濟性都是硬性要求,為了長期支撐儲能商業模式,鋰電池若要保持主流,需要達到8000次以上的充放電壽命。另外,不同的應用場景對電池有不同的性能要求,比如調頻需要能夠快速把電發出來,還有在不同地區有各異的環境要求,在低溫、高溫、高輻射條件下或者是孤島上如何應用都需要因地制宜;二是系統技術集成的發展。儲能不僅僅是電池本身,而是一個多系統的集成。儲能系統是檢驗企業是否掌握儲能核心技術的關鍵。針對系統集成,中天憑借多年在電網方面的積淀,能夠很好地理解用戶需求。目前我們與協鑫有10MW的儲能項目合作,作為江蘇省的示范項目,系統解決方案覆蓋從儲能方案設計到能量管理系統的各個環節。
中國能源報:儲能商業模式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撐,行業技術發展方向是什么?
薛馳:儲能鋰電池來看,這個領域里種類眾多,包括磷酸鐵鋰電池、三元材料電池和復合材料電池等。我認為,鋰電池會向著更長的壽命、更高的經濟性和應用于不同場景的方向發展。中天科技的儲能鋰電池充放電次數已經超過8000次,也就是理論壽命超過20年,之后會很快超過10000次。另外,我們也在研究固態電池,我認為未來電網領域的儲能,鋰電池會獨樹一幟。此外,液流電池、鉛碳電池等在儲能市場上也都有市場空間。
中國能源報:在儲能鋰電池的推廣過程中,在您看來,還有哪些行業痛點?
薛馳:雖然行業發展勢頭很好,但國家對鋰電池行業在電網輔助方面的功能作用,沒有相關的財政扶持,單純依靠企業技術提升和成本的擠壓,從示范到大規模應用還需要較長時間;其次,各省電網發展不平衡,許多省份對儲能重視不足,也導致儲能推廣應用大打折扣;第三,儲能是近兩年發展的產物,很多標準尚在制定中,產品質量、安全等都亟需權威機構來鑒定。
中國能源報:面對飛速發展的儲能市場,您認為中天科技有什么優勢?
薛馳:中天科技的主要優勢有兩個:第一,中天科技從2008年承接科技部首個孤島微電網項目開始,進行儲能完整產業鏈布局。尤其是中天在2017年獲得國內首張安全認證證書,中天儲能系統集成技術優勢明顯領先于同行;第二,中天新能源秉承中天集團精細造制及智慧制造的理念,在技術領先前提下,發揚匠心、匠人精神,在品質上下功夫,全國首個配網側儲能鎮江建山變由中天EPC總包,就是一個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