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視財經頻道《中國財經報道》節目對當前電動汽車充電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了報道。報道指出,針對充電站建設和運營當中存在的問題有消息稱,國家各部委已經溝通意見,今年的新能源汽車地方政府補貼將不再是直接對汽車補貼,而是轉向補充電運營,并要求地方政府出臺詳細的實施辦法。
丁美霞是深圳一家充電樁企業負責人,她在采訪中告訴央視記者,雖然目前深圳市政府已經出臺了相關的充電基礎設施補貼政策,但是具體明細沒有一一明確。公司在申請補貼的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
丁美霞說:“我們在提供資料的過程當中,一些證明文件周期拉得比較長,必須要出具一個第三方的現場勘測檢測報告,但是這個第三方也沒有說很明確。”
除了補貼細則問題,也有不少充電樁企業表示,充電樁廠站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容易造成企業現金流非常緊張。
深圳某新能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許遵銘在采訪中說,該公司的一個充電站前期投資就超過1000萬元,而一個月的服務費收入,除了開支外,基本上就是一二十萬元,資金成本壓力很大。希望現有對建設的補貼以外,在運營上面進行電費的補貼。
其實,在2018年,北京、上海、廣州、海南等地都已頒布充電樁運營補貼政策,對于充電設施建設項目和專用、公用充電設施給予年度運營電量的補貼標準,不少企業呼吁地方政府出臺詳細的運營補貼實施辦法。
深圳某新能源公司運營部場站科科長丁強志建議,把運營商接到統一的政府平臺,政府來統一監管充電電量,按照每度電補貼多少錢的一個方式來進行補貼。
丁美霞是深圳一家充電樁企業負責人,她在采訪中告訴央視記者,雖然目前深圳市政府已經出臺了相關的充電基礎設施補貼政策,但是具體明細沒有一一明確。公司在申請補貼的過程中,遇到不少困難。
丁美霞說:“我們在提供資料的過程當中,一些證明文件周期拉得比較長,必須要出具一個第三方的現場勘測檢測報告,但是這個第三方也沒有說很明確。”
除了補貼細則問題,也有不少充電樁企業表示,充電樁廠站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容易造成企業現金流非常緊張。
深圳某新能源科技公司副總經理許遵銘在采訪中說,該公司的一個充電站前期投資就超過1000萬元,而一個月的服務費收入,除了開支外,基本上就是一二十萬元,資金成本壓力很大。希望現有對建設的補貼以外,在運營上面進行電費的補貼。
其實,在2018年,北京、上海、廣州、海南等地都已頒布充電樁運營補貼政策,對于充電設施建設項目和專用、公用充電設施給予年度運營電量的補貼標準,不少企業呼吁地方政府出臺詳細的運營補貼實施辦法。
深圳某新能源公司運營部場站科科長丁強志建議,把運營商接到統一的政府平臺,政府來統一監管充電電量,按照每度電補貼多少錢的一個方式來進行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