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輪韓系動力電池的進攻中,三星SDI作為先頭部隊饒有領銜之姿,而在本輪競爭來看,三星SDI已經明顯落后于LG化學與SK集團。
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韓系動力電池巨頭已經“枕戈待旦”了。
從動力電池產能加碼、產業鏈布控到合作模式升級,韓系動力電池巨頭的矛頭已經指向了市場端。
6月12日,吉利汽車公告稱,其間接擁有99%股權的附屬公司上海華普國潤與LG化學訂立合資協議,雙方同意成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電池。
根據協議,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億元),合營期限為20年,上海華普國潤和LG化學分別出資50%,各持50%股權。
LG化學在一份公開聲明中提到,到2021年底,該合資企業的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0GWh,其產品將從2022年起供應給吉利的電動汽車。
同一天,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應韓國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邀請,一行造訪韓國SK集團,經深入交流之后,雙方擬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而就在兩天前,恒大集團剛剛宣布總投資1600億,擴建廣州南沙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項目,包括年產100萬輛整車生產基地、年產50GWh的超級動力電池工廠、可配套100萬輛整車的電機及電控系統生產基地。
許家印表示,恒大已完成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SK集團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動力電池領域擁有世界先進技術,恒大將與SK集團強強聯手,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
從當下的時間節點來看,LG化學“聯姻”吉利汽車、SK集團“結盟”恒大集團,說明韓系動力電池巨頭已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嚴陣以待,而從在華的策略布局上,兩者有著相同思路又有著不同的戰法。
相同的是,實施產業鏈落地布控,從材料到設備環節加大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在規避潛在政策和市場風險的同時,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不同的是,具體的合作模式、市場思路、產能規劃以及基于技術源頭優勢形成的產業鏈矩陣布控都有所區別。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輪韓系動力電池的進攻中,三星SDI作為先頭部隊饒有領銜之姿,而在本輪競爭來看,三星SDI已經明顯落后于LG化學與SK集團。
LG化學
實際上,LG化學與吉利集團的合作之路可以追溯至2017年。彼時,由于外資動力電池品牌不在補貼推薦目錄之列,包括LG化學在內等韓系動力電池企業在華業務遭受重創。
2017年4月,吉利全資收購LG南京工廠所有生產設備和制造技術知識產權的使用權,LG將幫助吉利集團旗下高端品牌(含沃爾沃)繼續升級電池技術。
2019年5月,LG化學與寧德時代一起,被吉利集團旗下沃爾沃汽車正式納入到長期戰略合作伙伴之列,在未來10年,其將為沃爾沃下一代電動車型及北極星電動車型提供電池。
此番LG與吉利集團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也意味著LG化學將進一步為吉利新能源戰略全面落地提供堅實的體系支撐。
同時,從近一年的市場消息與頻頻舉動來看,LG化學在中國的投資力度正在恢復,并且希望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進一步加快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疆辟土。
動力電池環節,今年1月,LG化學計劃總投資1.2萬億韓元(70億元人民幣),于2020年前在中國擴建兩家電池廠,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需求。根據計劃,LG化學將在南京的一家電動汽車電池廠和一家小型電池廠各投資6000億韓元(35億元人民幣)。
正極材料環節,LG化學與華友鈷業合資成立的兩大材料子公司雙雙獲得進展。今年1月,LG化學與華友鈷業的合資子公司華金新能源材料(衢州)有限公司項目開工,一期項目計劃建設年產4萬噸高鎳型動力電池用三元前驅體新材料。2月,雙方合資的10萬噸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在無錫開工,一期規劃產能為4萬噸/年正極材料。
隔膜環節,根據恩捷股份信息披露,LG化學與恩捷股份就采購鋰電池隔離膜產品事宜簽署《購銷合同》,合同生效日為2019年4月4日,合同總金額不超過6.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69億元),合同期限為5年。
值得注意的是,LG化學從上海恩捷采購的產品為濕法隔膜,其應用的干法隔膜產品同樣來自中國企業星源材質。據了解,星源材質是LG化學最大的干法隔膜供應商,2018年向LG化學銷售的隔膜收入達2.54億元。
鋰資源環節,LG化學與贛鋒鋰業先后兩次簽署《供貨合同》及補充合同,從最終方案來看,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LG化學將向贛鋒鋰業采購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產品總量共計9.26萬噸。
設備環節,去年9月,LG化學與國內鋰電設備制造商贏合科技簽訂《采購協議》。根據協議,LG化學將從贏合科技采購19臺卷繞機(含J/R下料機)。
顯而易見的是,與本土供應商動力電池制造產業鏈上的合作融合,將為LG化學打造完整的閉環優勢,為其瞄準的2020年補貼退坡后市場增強競爭力。
SK集團
作為動力電池企業的后起之秀,SK集團對其動力電池業務寄予極大的信心和渴望。
本次邀請恒大集團進行企業考察,SK集團總裁俞柾潗、SK中國總裁吳作義、SKI電池事業部部長姜相焄、SK SUPEX高級副總裁崔濬等SK集團高管集體出席,可以看出SK集團對于和恒大集團未來合作的重視程度。
此外,基于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過去一年中,SK集團動力電池板塊在中國擴產布局的籌碼已在不斷加大。
動力電池環節,5月,SK集團旗下動力電池公司SKI表示,公司決定投資579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3.7億元),在中國當地新設立一家電池廠。新廠選址和規模等詳細投資計劃尚未敲定。
而在一個月前,就有消息稱,SKI與大眾汽車和中國伙伴洽談,在中國興建一座工廠。該公司還表示,即將同意與中國合作伙伴在中國建立一家工廠。結合SKI宣布的信息來看,業內推測其在國內的合作伙伴最大可能為億緯鋰能。
此外,在去年8月,SKI已與北京汽車、北京電子控股合作在江蘇常州成立了動力電池工廠,產能規劃為7.5GWh。
隔膜環節,去年10月,SKI計劃投資約4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4億元),在常州新建鋰離子電池隔膜和陶瓷涂層隔膜生產工廠。工廠將設4條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和3條陶瓷涂層隔膜生產線。預計明年初動工,爭取2020年第三季度量產。
銅箔環節,去年11月,SK集團控股公司SKHoldings宣布,決定收購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本輪投資的規模約為27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6.62億元),由此SK將成為靈寶華鑫的第二大股東。
最新消息顯示,SK集團決定以1.2萬億韓元(約70億元人民幣)收購全球最大的銅箔制造商KCF Technologies Co 100%的股權,以應對電動車市場對銅箔的日益強勁的市場需求。
鋰資源環節,今年4月,SKI與天齊鋰業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就電池供應鏈及相關技術研發等事項進行了約定,有效期兩年。
SK集團的動力電池思路是,通過規劃化投資以及與一些關鍵伙伴建立緊密關系,從產品、技術、產能、成本全面趕超對手。
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韓系動力電池巨頭已經“枕戈待旦”了。
從動力電池產能加碼、產業鏈布控到合作模式升級,韓系動力電池巨頭的矛頭已經指向了市場端。
6月12日,吉利汽車公告稱,其間接擁有99%股權的附屬公司上海華普國潤與LG化學訂立合資協議,雙方同意成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電池。
根據協議,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億元),合營期限為20年,上海華普國潤和LG化學分別出資50%,各持50%股權。
LG化學在一份公開聲明中提到,到2021年底,該合資企業的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0GWh,其產品將從2022年起供應給吉利的電動汽車。
同一天,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應韓國SK集團董事長崔泰源邀請,一行造訪韓國SK集團,經深入交流之后,雙方擬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而就在兩天前,恒大集團剛剛宣布總投資1600億,擴建廣州南沙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項目,包括年產100萬輛整車生產基地、年產50GWh的超級動力電池工廠、可配套100萬輛整車的電機及電控系統生產基地。
許家印表示,恒大已完成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力爭在3-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SK集團在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動力電池領域擁有世界先進技術,恒大將與SK集團強強聯手,共同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
從當下的時間節點來看,LG化學“聯姻”吉利汽車、SK集團“結盟”恒大集團,說明韓系動力電池巨頭已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嚴陣以待,而從在華的策略布局上,兩者有著相同思路又有著不同的戰法。
相同的是,實施產業鏈落地布控,從材料到設備環節加大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在規避潛在政策和市場風險的同時,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不同的是,具體的合作模式、市場思路、產能規劃以及基于技術源頭優勢形成的產業鏈矩陣布控都有所區別。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一輪韓系動力電池的進攻中,三星SDI作為先頭部隊饒有領銜之姿,而在本輪競爭來看,三星SDI已經明顯落后于LG化學與SK集團。
LG化學
實際上,LG化學與吉利集團的合作之路可以追溯至2017年。彼時,由于外資動力電池品牌不在補貼推薦目錄之列,包括LG化學在內等韓系動力電池企業在華業務遭受重創。
2017年4月,吉利全資收購LG南京工廠所有生產設備和制造技術知識產權的使用權,LG將幫助吉利集團旗下高端品牌(含沃爾沃)繼續升級電池技術。
2019年5月,LG化學與寧德時代一起,被吉利集團旗下沃爾沃汽車正式納入到長期戰略合作伙伴之列,在未來10年,其將為沃爾沃下一代電動車型及北極星電動車型提供電池。
此番LG與吉利集團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也意味著LG化學將進一步為吉利新能源戰略全面落地提供堅實的體系支撐。
同時,從近一年的市場消息與頻頻舉動來看,LG化學在中國的投資力度正在恢復,并且希望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進一步加快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開疆辟土。
動力電池環節,今年1月,LG化學計劃總投資1.2萬億韓元(70億元人民幣),于2020年前在中國擴建兩家電池廠,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需求。根據計劃,LG化學將在南京的一家電動汽車電池廠和一家小型電池廠各投資6000億韓元(35億元人民幣)。
正極材料環節,LG化學與華友鈷業合資成立的兩大材料子公司雙雙獲得進展。今年1月,LG化學與華友鈷業的合資子公司華金新能源材料(衢州)有限公司項目開工,一期項目計劃建設年產4萬噸高鎳型動力電池用三元前驅體新材料。2月,雙方合資的10萬噸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在無錫開工,一期規劃產能為4萬噸/年正極材料。
隔膜環節,根據恩捷股份信息披露,LG化學與恩捷股份就采購鋰電池隔離膜產品事宜簽署《購銷合同》,合同生效日為2019年4月4日,合同總金額不超過6.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69億元),合同期限為5年。
值得注意的是,LG化學從上海恩捷采購的產品為濕法隔膜,其應用的干法隔膜產品同樣來自中國企業星源材質。據了解,星源材質是LG化學最大的干法隔膜供應商,2018年向LG化學銷售的隔膜收入達2.54億元。
鋰資源環節,LG化學與贛鋒鋰業先后兩次簽署《供貨合同》及補充合同,從最終方案來看,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LG化學將向贛鋒鋰業采購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產品總量共計9.26萬噸。
設備環節,去年9月,LG化學與國內鋰電設備制造商贏合科技簽訂《采購協議》。根據協議,LG化學將從贏合科技采購19臺卷繞機(含J/R下料機)。
顯而易見的是,與本土供應商動力電池制造產業鏈上的合作融合,將為LG化學打造完整的閉環優勢,為其瞄準的2020年補貼退坡后市場增強競爭力。
SK集團
作為動力電池企業的后起之秀,SK集團對其動力電池業務寄予極大的信心和渴望。
本次邀請恒大集團進行企業考察,SK集團總裁俞柾潗、SK中國總裁吳作義、SKI電池事業部部長姜相焄、SK SUPEX高級副總裁崔濬等SK集團高管集體出席,可以看出SK集團對于和恒大集團未來合作的重視程度。
此外,基于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過去一年中,SK集團動力電池板塊在中國擴產布局的籌碼已在不斷加大。
動力電池環節,5月,SK集團旗下動力電池公司SKI表示,公司決定投資5799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3.7億元),在中國當地新設立一家電池廠。新廠選址和規模等詳細投資計劃尚未敲定。
而在一個月前,就有消息稱,SKI與大眾汽車和中國伙伴洽談,在中國興建一座工廠。該公司還表示,即將同意與中國合作伙伴在中國建立一家工廠。結合SKI宣布的信息來看,業內推測其在國內的合作伙伴最大可能為億緯鋰能。
此外,在去年8月,SKI已與北京汽車、北京電子控股合作在江蘇常州成立了動力電池工廠,產能規劃為7.5GWh。
隔膜環節,去年10月,SKI計劃投資約4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4億元),在常州新建鋰離子電池隔膜和陶瓷涂層隔膜生產工廠。工廠將設4條鋰離子電池隔膜生產線和3條陶瓷涂層隔膜生產線。預計明年初動工,爭取2020年第三季度量產。
銅箔環節,去年11月,SK集團控股公司SKHoldings宣布,決定收購靈寶華鑫銅箔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本輪投資的規模約為27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6.62億元),由此SK將成為靈寶華鑫的第二大股東。
最新消息顯示,SK集團決定以1.2萬億韓元(約70億元人民幣)收購全球最大的銅箔制造商KCF Technologies Co 100%的股權,以應對電動車市場對銅箔的日益強勁的市場需求。
鋰資源環節,今年4月,SKI與天齊鋰業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就電池供應鏈及相關技術研發等事項進行了約定,有效期兩年。
SK集團的動力電池思路是,通過規劃化投資以及與一些關鍵伙伴建立緊密關系,從產品、技術、產能、成本全面趕超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