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廣西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四季度工業經濟工作的政策措施》(以下簡稱《措施》)的通知。
《措施》指出,汽車行業加力支持整車生產企業“去庫存、優結構、提產值”,鼓勵整車生產企業增加排產計劃,推動汽車零配件企業加快轉型生產新能源零配件,增大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供貨力度,加強整車企業和產業鏈配套企業用工及產品運輸保障,力爭全年汽車行業產值同比增長3%以上。
繼續實施階段性工業企業增量用電獎勵政策。對不在廣西“兩高”項目管理目錄規定的工序或產品范圍、具備獨立電量計量條件的工業企業,2024年四季度當季產值達到1000萬元(含)以上且同比增速達到10%(含)以上的,按四季度外購電量較基數電量增量部分給予一定獎勵。
原文如下:
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四季度工業經濟工作政策措施的通知
桂工信規范〔2024〕10號
各市、縣(市、區)工業和信息化部門:
現將《關于做好2024年四季度工業經濟工作的政策措施》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廣西壯族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4年10月8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做好2024年四季度工業經濟工作的政策措施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于做好四季度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企業擴大生產、項目加快投資,奮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制定本政策措施。
一、支持工業企業增產增效
1.支持企業擴大生產。
持續更新正增長、負增長、新建投產、擬上規“四張重點企業清單”,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用工、資金等困難問題,壓緊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力爭幫助500家重點企業增產擴能,300家新建上規重點企業爬坡滿產,300家負增長重點企業扭負為正或收縮降幅。
2.實施企業增產增效獎勵。
鼓勵有訂單、有市場的企業擴大生產,根據企業四季度當季產值、用電、利潤、新增就業人數等指標增長情況,分行業分類給予獎勵,用于支持企業增加用工、人才引進、采購生產物料、降低物流成本和加強安全生產等。其中:有基數的企業,四季度當季產值應達到5000萬元(含)以上、同比增速達到10%(含)以上;無基數的新建投產企業,四季度當季產值應達到2500萬元(含)以上;對糧油加工、醫藥、坯綢、建材、電子信息、木材加工、短流程鋼鐵等困難行業的企業,產值、用電、利潤、新增就業人數等指標可適當降低標準。對今年以來小升規且全年產值增速達到10%(含)以上的企業,給予一定獎勵。
二、穩定重點行業增長
3.鋼鐵行業優化粗鋼產能指標調控,會同自治區有關部門指導短流程鋼鐵企業做好粗鋼納統工作,協調解決短流程鋼鐵企業生產要素制約,積極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支持重點企業及時優化調整產品結構,推動一批延鏈補鏈和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加快竣工投產,力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8.5%以上。有色金屬行業利用鋁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等政策,幫助企業改造升級、加大產品創新,積極推動銅基、鋁基等金屬新材料新建投產項目加快釋放產能,力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18%以上。
4.汽車行業加力支持整車生產企業“去庫存、優結構、提產值”,鼓勵整車生產企業增加排產計劃,推動汽車零配件企業加快轉型生產新能源零配件,增大動力電池、電機等關鍵零部件供貨力度,加強整車企業和產業鏈配套企業用工及產品運輸保障,力爭全年汽車行業產值同比增長3%以上。機械行業加快實施玉柴倍增、柳工“三全”規劃等系列重大標志性工程,鼓勵適當增加新能源產品比重,重點支持工程機械、內燃機行業企業擴大海外市場增量,力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8%以上。
5.建材行業重點幫助水泥企業拓市場、去庫存,鼓勵企業差異化錯峰生產、優化產品結構,力爭全年產值增速降幅收窄。石油化工行業協調重點企業有序安排檢修計劃,檢修結束后盡快恢復滿負荷生產,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增加原油加工量,爭取無檢修安排的企業年度排產量不低于去年同期,力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3%以上。
6.紡織服裝與皮革行業支持繭絲綢企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強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發和應用,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產能利用率,進一步提升坯綢產量,力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11%以上。醫藥行業鼓勵企業激活閑置產能,積極拓展醫藥外包領域業務,支持企業引進區外藥械品種、品牌,鼓勵有條件的市組織企業參與區外藥品集采及國內外大型藥械專業會展,力爭全年產值增速實現扭負為正。
7.食品行業支持制糖等企業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改造,加快推進國家級現代蔗糖先進制造業集群創建工作,推動制糖、酒等細分行業企業增加排產、加快產品促銷,做好原料保供,鼓勵糧油企業增加在廣西基地的排產計劃,力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4.5%以上。
8.電子信息行業幫助企業向集團總部爭取訂單、對接大客戶,提升產能利用率;鼓勵重點企業開展供需對接,對首次建立供需關系并形成有效供應鏈的電子信息制造業重點企業給予獎勵,力爭全年產值增速實現降幅收窄。
9.造紙行業鼓勵有潛力、有訂單、有市場的企業穩產達產,幫助新建投產項目爬坡滿產,推動重點在建項目加快建成投產,力爭全年產值同比增長20%以上。木材加工行業支持新建投產項目加快達產,鼓勵企業參加線上線下產銷活動,幫助拓寬產品銷售渠道,支持企業以銷促產,力爭全年產值增速實現降幅收窄。日用消費品行業支持重點企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指導企業對標《電動自行車行業規范條件》,積極申報電動自行車行業規范公告,加快產品的迭代更新。鼓勵電動自行車、家電企業參與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舉辦家用電器產品展銷會、黃金珠寶展,助力企業增產促銷,力爭全年產值增速實現降幅收窄。
三、加快工業項目前期工作
10.開展重點項目前期審批攻堅行動。
建立自治區層面的重點項目審查審批問題清單,逐個項目按開工時間倒排前期手續辦理的時間節點,用好專題協調會、實體經濟調研服務工作專班問題協調等機制,加強問題跟蹤協調和要素保障,推動能評、環評等審查審批事項加快辦理。
11.用好工業項目前期工作周轉資金。
貫徹落實重大工業項目前期工作周轉資金管理辦法,加快推動周轉資金的報批使用,對資金項目隨報隨審隨批,適當擴大重大工業項目前期工作周轉資金支持范圍,將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高于5億元的“雙百雙新”項目列入支持范圍,并按照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實際情況,統籌安排支持額度,單個項目支持額度可高于1億元。加大重大工業項目周轉資金支持力度,督促資金支持項目盡快完成供地手續并落地開工形成投資實物量,充分發揮資金的投資撬動作用。
12.加強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建設。
建立健全廳市上下貫通、部門橫向銜接聯合招商機制,加快項目謀劃凝練,推進已簽約項目盡快開展前期工作,推動項目落地開工形成投資實物量。建立產業轉移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實行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全流程服務,重點做好227個已簽訂投資合同項目前期工作的跟進服務,力爭推動一批項目開工建設。
四、推進工業項目加快建設
13.突出抓好重點領域、重點項目投資。
加快推進自治區重大產業標志性工程,大力推進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東風柳汽“龍行工程”等重大產業標志性工程建設。深入實施“雙百雙新”產業項目,下達2024年第二批“雙百雙新”產業項目計劃,力爭四季度新增“雙百雙新”項目50項以上。實施“3個10”重點項目推進機制,每個行業分別推進“開工入庫、竣工投產、謀劃招引”3類項目各10項以上。
14.常態化推進“四張清單”重點項目。
按月跟蹤監測謀劃儲備、開工、在建、竣工“四張重點項目清單”,積極幫助項目解決資金、用能等困難問題,推動項目按計劃實施,力爭四季度完成投資450億元以上。
15.實施工業投資激勵政策。
實施投資增量補助,對2024年四季度實際完成投資1000萬元(含)以上且較2023年四季度投資同比增長的項目,按投資增量部分的一定比例給予投資補助。實施重大項目投資補助,對2024年四季度實際完成投資2億元(含)以上的項目,按照實際完成投資的一定比例給予投資補助。實施新開工重點項目投資補助,對2024年四季度新開工入庫且實際完成投資1000萬元(含)以上的新建項目或實際完成投資500萬元(含)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給予一定金額的投資補助。同時符合投資增量補助、重大項目投資補助和新開工重點項目投資補助的項目,企業自主選擇其中一項進行申報,三者不可同時申報。
五、加快推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
16.開展工業領域設備更新企業走訪診斷活動。
組織相關領域專家,“一對一”上門走訪,指導工業企業謀劃實施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項目,幫助企業提出設備更新計劃,引導企業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加快“千企技改”工程項目建設。下達2024年第四批“千企技改”工程項目計劃,力爭四季度新增“千企技改”工程項目200項以上。
17.開展工業領域綠色設備推廣活動。
開展重點用能企業節能診斷服務,推動鋼鐵、有色金屬、建材、電力、石化化工等行業企業綠色低碳改造,有序推進鍋爐、電機、變壓器、制冷供熱空壓機、換熱器、泵等重點用能設備更新換代,推廣應用節能環保綠色裝備。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構建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力爭下半年建設國家級綠色工廠20家、綠色園區2個。
18.開展工業領域本質安全提升活動。
實施石化化工行業老舊裝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妥善化解老舊裝置安全風險。引導民爆企業實施“無人化”和“數字化”工程,推進危險作業“機器換人”。加大安全裝備和技術推廣力度,加快推進工業企業安全應急監測預警、消防系統與裝備、安全應急智能化裝備、個體防護裝備等升級改造與配備。
19.開展數字化賦能工業行動。
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統籌開展“百場路演”系列活動,加快推進工業企業智改數轉診斷,大力支持糖、汽車、機械裝備等行業重點企業一體化制定數字化轉型方案,幫助和帶動上下游重點配套企業數字化轉型,力爭全年打造100個數字化轉型典型場景。
20.加力設備更新政策支持。
對符合《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或《自治區工業領域推動設備更新實施方案》所列重點方向領域的設備投資500萬元(含)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給予投資補助、貸款貼息等支持,加快第一批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項目資金下達。積極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再貸款等國家政策支持。
六、支持企業開拓市場
21.持續舉辦產銷對接活動。
舉辦“廣西好品·桂在制造”廣州專場供需對接活動、廣西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桂酒飄香·行千里”等系列活動。支持企業舉辦促銷活動,對四季度舉辦新品發布會、產品訂貨會等活動并且當季度工業產值達到500萬元(含)以上、同比增速達到10%(含)以上的工業企業,對企業發生的場地租賃、會場搭建等費用給予50%的補助,每家企業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30萬元。
22.支持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
深入實施“工貿強基”工程,支持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展會,對2024年四季度參加國內外大型展會且當季工業產值達到500萬元(含)以上的工業企業的展位費給予50%的補助,每家企業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萬元。整合企業服務資源,加大企業出海服務力度,對2024年四季度新開拓境外市場出口額100萬元(含)以上且當季工業產值達到500萬元(含)以上的工業企業,按照其新開拓境外市場出口額的1%,給予最高不超過50萬元的補助。加強AEO企業選育,圍繞標志性產業鏈、特色產業集群、新興產業的重點企業,聯合海關量身訂制認證輔導培育方案,加強信用管理培訓、典型推介和認證輔導。
七、持續降低企業經營成本
23.加大“桂惠貸”對工業支持力度。
設立“工業流動資金貸”名單制特色產品,支持四季度有市場、有產能、有訂單的重點工業企業流動資金貸款,貼息比例為2個百分點,貼息期限一年,由自治區本級財政全額貼息,產品期限實施至2024年12月31日,單個企業累計貼息上限額度150萬元。
24.繼續實施階段性工業企業增量用電獎勵政策。
對不在廣西“兩高”項目管理目錄規定的工序或產品范圍、具備獨立電量計量條件的工業企業,2024年四季度當季產值達到1000萬元(含)以上且同比增速達到10%(含)以上的,按四季度外購電量較基數電量增量部分給予一定獎勵。
25.加強物流服務保障。
持續協調優化西江船閘運行調度,監測調度西江有關船閘的水泥過閘情況,及時協調船舶過閘困難問題,加快工業產品過閘。幫助重點企業協調解決公路、港口、口岸物流遇到的困難問題。進一步降低企業物流成本,鼓勵區內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北部灣港運營單位、鐵路運輸企業與重點企業實行運輸需求精準對接,制定高效物流解決方案。
八、促進企業融通發展
26.做大做強龍頭企業。
加強龍頭企業運行監測,開展自治區認定的龍頭企業、鏈主型龍頭企業跟蹤評估工作。鼓勵重點企業增資擴產,提升區內產能利用率,集聚技術、品牌、渠道、人才等優質資源,開放產業鏈創新、資金、人才和要素等資源,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共性技術和行業解決方案。
27.梯度培育優質中小企業。
持續完善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三級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庫,組織認定自治區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0家以上。“上線”制造業企業培優育強服務券平臺,組織遴選一批優質服務商及服務券產品,引導優質資源服務制造業企業高質量發展。
28.實施大中小企業“攜手行動”。
開展“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促進金融機構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持續推動大中小企業產業鏈協作配套,加快促進中小企業融入行業龍頭企業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
29.持續加強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遴選培育工作。
遴選新增自治區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0家以上、動態復核40家左右,擇優推薦3家企業申報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加強政策引導、強化跟蹤服務、發揮示范引領,促進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高質量發展。
九、深化實體經濟調研服務
30.持續深化實體經濟調研服務。
組織融資、用工、用電、物流等專項服務。抓好企業反映問題的篩分辦理,組織各級各部門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提高問題辦成率,持續實現“三升兩去三消減”目標。
31.持續強化惠企政策宣貫和兌現。
組織實體經濟服務員工作隊開展惠企政策精準入企,及時掌握惠企政策、紓困資金兌現情況,確保政策傳得到、幫協調、能享受。開展自治區層面已下達惠企資金撥付情況督導調研活動。適時組織規上工業企業和臨規工業企業開展政策解讀、投融資、創業創新等線上專題培訓。
十、強化運行監測調度
32.完善臨規企業幫扶機制。
建立具備上規條件的臨規企業監測名單,將臨上規企業納入各級實體經濟調研服務范圍,推動企業盡快上規入統,力爭四季度新增上規入統企業200家以上,其中新建投產上規企業100家以上。
33.加強退庫風險企業預警監測。
各市縣要建立臨退規企業名單,對前三季度產值或主營業務收入不到1500萬元的企業加強動態跟蹤,精準識別退庫風險較大企業,積極幫助企業加強要素保障、爭取訂單、開拓市場,推動企業實現穩產擴產,減少企業退庫。
34.實施自治區、市、縣三級聯動調度服務制度。
自治區服務重點工業企業500家、設區市服務工業企業5000家左右、縣(市、區)服務工業企業4500家左右,實現規上工業企業服務全覆蓋。完善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監測調度體系,密切關注產銷率、產能利用率、工業品價格、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等變動情況,及時發現并協調解決苗頭性、趨勢性問題,確保工業生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