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亦莊)優化營商環境暨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成功召開,會上發布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024年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
方案中提到,將綠色低碳作為產業發展的必備條件,率先打造制造業低碳轉型標桿,助力企業形成創新發展新動能。一是支持企業開展節能管理,推廣運用節能降碳技術,搭建綠色制造體系和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零碳工廠”和“零碳園區”。二是保障企業綠色能源需求,為企業提供不低于10億度綠電,支持企業開展綠電交易,對使用綠電企業給予資金補貼。三是加強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進風電、光伏等綠色微電網建設應用,擴大熱泵等清潔能源供熱規模,為企業提供清潔低碳、安全穩定的能源保障。四是開展碳中和咨詢服務,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碳中和咨詢專區,提供碳足跡、綠電綠證、ESG以及國際認證等綜合咨詢服務。五是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支持節能減碳、氫能、碳捕集利用、高效儲能、綠色能源裝備等先進清潔能源技術開發和產業化。
詳請見下:
北京經開區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市委市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落實高精尖產業主陣地功能定位,以一流營商環境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提出如下行動方案。
一、實施聚鏈升級行動,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
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風電裝備等重點產業鏈,統籌推進補短板鍛長板,建立自主可控、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一是“一鏈一策”制定補鏈強鏈延鏈方案,繪制產業鏈圖譜,發揮鏈主企業牽引作用,帶動上中下游企業實現空間集聚、資源共享。二是“一鏈一單”編制招引項目清單,精準對接目標項目,對鏈主企業招引補鏈強鏈延鏈項目落地、擴大上下游產品服務采購給予資金支持。三是強化產業鏈要素供給,優化五級供地模式,探索工業用地復合利用、彈性增容等機制,可提供9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保障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項目的要素需求。四是加大腰部企業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批腰部企業成長為鏈主企業,力爭到2024年底,形成30家以上規模較大、帶動力強的細分領域鏈主企業。五是強化集群品牌建設,開展“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打造“中國智造”名品方陣,整體提升產業鏈國際影響力。
(牽頭部門:營商合作局;配合部門:集成電路產業專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班、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專班、汽車和智能制造產業專班、市自駕辦、宣傳文化部、開發建設局、規自分局)
二、實施創新領航行動,助力企業增創躍升優勢
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促進創新要素和產業資源精準銜接,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一是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加大“白菜心”工程布局力度,安排10億元財政資金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承擔國家、北京市重大科技專項,推動關鍵領域重大創新突破。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學研一體化高效協同,安排6億元財政資金對其科技成果轉化活動給予支持,一體化推進核心技術攻關、迭代應用和生態培育。三是強化創新服務支撐,支持概念驗證、打樣中心、中試放大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和園區共享服務設施建設,鼓勵檢驗檢測、知識產權、成果轉化等科技服務企業發展,為創新成果產業化提供關鍵支撐。四是加強創新標準制定,支持企業參與國際國內標準研制,發展高質量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增強將自主知識產權轉化為產業標準的能力。五是實施“創新企業倍增計劃”,優化“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孵化培育模式,力爭2024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300家、國家級小巨人企業突破130家。
(牽頭部門:科技創新局;配合部門:集成電路產業專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班、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專班、汽車和智能制造產業專班、市自駕辦、宣傳文化部)
三、實施數字標桿行動,數字化賦能企業發展
緊抓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契機,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全行業全鏈條普及應用,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產業發展高地。一是開展數據制度創新,實施數據資產確權登記、評估入表、交易流通等綜合改革,加強數字領域國際合作,探索數據跨境安全便捷流動。二是打造人工智能產業全棧式服務平臺,2月底率先建成2000P智能算力中心,年內再增加2000P智能算力規模,建設國家級數據訓練基地,以“物理空間+平臺支撐”方式為數字化服務商和大模型企業提供軟硬件適配、數據標注、模型訓練、評測、開源等服務。三是支持數據開發利用,匯聚自動駕駛、“三醫”、航運等數據集,建設政務、公共、工業等數據專區,推動公共數據向經營主體有序開放。四是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持研發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工業軟件,培育一批一流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建成一批世界級智能工廠和“燈塔工廠”,賦能中小企業“上云用數”。
(牽頭部門:科技創新局、行政審批局;配合部門:集成電路產業專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班、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專班、汽車和智能制造產業專班、市自駕辦、宣傳文化部)
四、實施綠色轉型行動,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將綠色低碳作為產業發展的必備條件,率先打造制造業低碳轉型標桿,助力企業形成創新發展新動能。一是支持企業開展節能管理,推廣運用節能降碳技術,搭建綠色制造體系和綠色供應鏈體系,建設“零碳工廠”和“零碳園區”。二是保障企業綠色能源需求,為企業提供不低于10億度綠電,支持企業開展綠電交易,對使用綠電企業給予資金補貼。三是加強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進風電、光伏等綠色微電網建設應用,擴大熱泵等清潔能源供熱規模,為企業提供清潔低碳、安全穩定的能源保障。四是開展碳中和咨詢服務,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碳中和咨詢專區,提供碳足跡、綠電綠證、ESG以及國際認證等綜合咨詢服務。五是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支持節能減碳、氫能、碳捕集利用、高效儲能、綠色能源裝備等先進清潔能源技術開發和產業化。
(牽頭部門:經濟發展局、城市運行局)
五、實施開放共贏行動,深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
發揮區域協同和“兩區”政策疊加優勢,加快構建統一大市場,助力企業在更大空間實現發展。一是強化與“三城”協同創新,共建融合發展機制,2024年實現“三城”科技成果在亦莊落地轉化超過170項。二是加大新擴區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發揮亦莊、通州、大興三區產業、空間、資源優勢,加快布局一批重大項目,構建優勢互補的產業集群。三是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帶,聚焦京津冀“五群六鏈五廊”產業協同發展新圖景,梳理產業鏈圖譜,加強產業鏈延伸和協同配套,支持企業加大津冀供應鏈產品采購。四是拓展創新應用場景,聚焦高速公路干線物流,打造京津塘高速馬駒橋至天津港自動駕駛貨運走廊。五是加強資源能源協同,支持企業與河北、內蒙古、山西等省市開展清潔能源交易,開展京津冀蒙算力合作。六是打造外商投資全方位服務體系,發布重點領域投資指引,搭建對外合作服務平臺,升級涉外“一件事”集成服務,支持企業“抱團出海”。七是加快亦莊綜保區申建,以制造業服務業兩業融合為特征,發展精益制造、研發迭代、維修檢測等保稅新業態,推動融資租賃、工業零部件平臺、跨境電商等服務貿易新模式。
(牽頭部門:經濟發展局、兩區辦;配合部門:集成電路產業專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班、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專班、汽車和智能制造產業專班、市自駕辦、宣傳文化部、城市運行局)
六、實施全域場景行動,為企業創新提供首試空間
圍繞市場準入和場景應用,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更大空間和平等機遇,鼓勵經營主體大膽創新。一是持續放寬市場準入,深化住所“零材料”改革,探索經營范圍規范化改革。對自動駕駛、生物醫藥和大模型訓練等新產業新業態,采取“沙盒監管”等包容審慎措施,加快新產業新業態落地、健康規范發展。二是開放智慧城市場景應用,發布智慧城市場景創新需求清單,建設智慧城市應用場景驗證孵化基地,為新技術提供測試驗證場景。三是迭代信創應用解決方案,面向金融、能源、安防等重點行業,推進行業通用適配中心建設,遴選整體解決方案,推動信創產品從“可用”提升為“好用”“通用”。四是發布亦城機遇清單,公開2024年重大投資項目、政府采購意向、土地供應計劃、產業發展空間等信息,鼓勵各類經營主體參與亦莊新城建設。五是鼓勵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借助區內央企資源,搭建服務平臺,暢通對接渠道,支持央企開放市場資源,形成協同創新生態。
(牽頭部門:行政審批局、商務金融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班、經濟發展局;配合部門:財政審計局、開發建設局、營商合作局)
七、實施金融惠企行動,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加強金融精準普惠服務,強化資金要素保障,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于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綠色發展和中小微企業。一是加大股權投資力度,用好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100億元基金、經開區100億元政府引導基金,發揮“產業升級基金+科創基金+種子基金+人才基金+市場化子基金”撬動作用,助力科技創新型企業加快發展。二是拓展供應鏈金融服務,制定產業鏈核心企業“白名單”,支持金融機構創新“整鏈授信”等模式,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信貸服務。三是加強企業上市服務,發揮北滬深交易所經開區上市服務基地作用,加快在審企業上市進度,與北交所合作設立高端產業板塊,高效助推企業掛牌上市。四是建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設立1億元風險補償資金,提高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便利小微企業獲得融資。五是創新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建設“金融服務中心”,依托政務數據、信用數據為企業增信賦能,提供涵蓋種子期、成長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六是實施產業金融倍增計劃,建設金融產業園,支持產業金融機構落戶亦莊,支持投資機構、商業保理、融資租賃等金融業態發展壯大,形成以產業金融為核心的特色金融業態。
(牽頭部門:商務金融局;配合部門:財政審計局、科技創新局)
八、實施人才高地行動,匯聚發展第一資源
進一步優化人才“引留用培”全鏈條服務體系,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為企業發展提供多層次人才支撐。一是全面推進“人才十條2.0”政策落地,實施重點產業領域專項人才支持政策,深入做好人才培養引進工作。二是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聚焦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鏈,打造高水平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為企業培育本土化的高技能產業工人。三是不斷完善人才服務,加快百萬平方米國際人才社區一期投入使用,提供各類人才保障房5千套。四是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持續打造“亦麒麟”人才品牌,頒發“亦城百強企業”“社會貢獻企業”等獎項,支持企業家堅守實業、辦好企業、爭創一流。
(牽頭部門:組織人事部;配合部門:社會事業局、集成電路產業專班、汽車和智能制造產業專班、開發建設局)
九、實施服務便企行動,提升為企服務效率和溫度
圍繞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提供更加優質的政策和服務,全面打造“亦莊服務”品牌。一是優化產業組織體系,為每個主導產業提供“一個專班、一個規劃、一個平臺、一套政策、一支基金、一批項目”的專業化服務。二是優化政務服務,以“迎商中心”為載體,打造全國首個企業入區一站式集成服務平臺,構建立體化政務服務矩陣,編制審批服務辦事攻略,進一步完善“帶設計方案供地”模式,實施規劃許可“豁免清單”制度,推行“竣工即交證”,加速投資項目落地投產。三是提升政策服務,出臺商業航天、汽車芯片、科文融合等15項惠企政策,擴大政策精準推送、即申即享適用范圍,實現政策公平普惠、直達快享。四是優化重點企業服務包機制,與亦企服務港聯動,為企業配備“一對一”服務管家,提供24小時響應的專屬服務。五是完善生產生活配套服務,加快北京小學、北京八中、北京兒童醫院新院區、亦城書院、數字藝術館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開工建設嘉會湖、通明湖景觀提升,保障市政設施與產業項目同步建設,更好滿足企業人才創業和高品質生活需要。
(牽頭部門:營商合作局、行政審批局;配合部門:集成電路產業專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專班、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專班、汽車和智能制造產業專班、市自駕辦、經濟發展局、開發建設局、社會事業局、規自分局、政務服務中心)
十、實施法治護航行動,守護經營主體合法權益
聚焦產權保護、勞動糾紛、監管執法等企業常見問題,加大企業和企業家權益依法保護力度,打造公正透明的監管環境。一是大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設立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為創新主體提供技術信息支持、維權和糾紛調解服務,嚴格落實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提高違法侵權成本。二是建立勞動關系案件速裁全流程工作機制,搭建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云平臺,為企業解決勞動爭端提供線上“一站式”服務。三是深化綜合監管改革,將“6+4”一體化監管向實驗室、重點企業等領域拓展,實現政府監管“無事不擾”。四是推廣柔性執法,擴展包容免罰清單范圍,實施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主動告知,鼓勵和支持失信主體及時修復、重建信用、誠信經營。五是營造支持創新創業的社會氛圍,依法嚴厲打擊蓄意炒作、造謠抹黑企業行為,發揮各類媒介作用,開展企業成就宣傳、典型宣傳,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牽頭部門:科技創新局、綜合執法局、商務金融局、仲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