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的2025年展望報告,雖然歐盟委員會前段時間公布限制中國電解槽25%上限計算規則,但中國電解槽廠商仍將占據歐洲和北美以外地區至少三分之一的訂單。
伍德氫能研究所的分析顯示,這是基于對綠氫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中國電解槽在成本、制造能力和更短交貨時間方面提供的競爭優勢。
報告寫道:“中國在中東、東南亞、北非和澳大利亞等市場的成功記錄,加上其成本優勢,使得中國電解槽成為這些地區項目的有吸引力的選擇。”
“中國設備廠商正在加大產量,預計2025年將有超過10GWe的新制造產能上線,為全球擴張做好準備。”
盡管歐盟委員會在第二次歐洲氫能銀行(EHB)拍賣中對電解槽采購施加了限制,但中國制造商仍然有機會。
伍德評論道:“如果投標價格與第一輪的低價一致,情況尤其如此。”他指的是每公斤氫氣0.37-0.48歐元(0.39-0.50 美元)。
“這可能使中國的堿性電解槽仍然具有競爭力,開發商可能會選擇它們而不是其他選擇,從而繞過拍賣補助。
“一些中國設備廠商還采用了本地化戰略,例如技術許可和在歐洲共同投資制造,這有助于減少貿易壁壘并促進當地經濟產生積極影響。”
然而,挪威公司HydrogenPro警告稱,對中國電解槽的限制可能會推高綠氫項目成本,并進一步阻礙項目發展。
報告補充稱,中國電解槽企業在歐洲仍面臨挑戰,“包括售后服務方面的擔憂、地緣政治風險以及歐洲開發商可能面臨的融資障礙。”
“因此,由于信任、品牌認知和監管挑戰等問題,中國電解槽廠商在歐洲可能只能獲得較小的訂單,通常在1位數到2位數的Mwe范圍內,”報告繼續說道。
“這些風險是貿易壁壘,將在北美,特別是美國得到體現,新一屆政府的關稅行動存在不確定性。
報告總結:“面對這些不確定性以及對美出口前景有限,中國廠商正將重點轉向拉丁美洲、中東和東南亞市場,在那里他們可以利用有利條件并避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