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月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暫停對墨西哥、加拿大商品加征關稅,將其實施時間推遲到2025年3月4日。
就在兩天前,特朗普剛剛簽署行政令,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10%關稅,對進口自墨西哥、加拿大兩國的商品加征25%的關稅。
據悉,特朗普2月3日曾與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墨西哥總統辛鮑姆通話,在獲得兩方在邊境問題上的保證后,特朗普推遲了對墨、加加征關稅。
由此可見,之前宣布的加征25%關稅不過是特朗普向墨、加在邊境問題上施壓的手段,而非真正想要向美國的盟友征稅。
但在對待中國時,特朗普并沒有急于與我國領導人電話溝通,以試圖化解世界上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新貿易戰。特朗普在白宮被問及中國的報復性關稅時表示“這很好!”
特朗普對于中國加征的關稅于美國東部時間周二上午12點01分(格林威治時間05點01分)生效,適用于價值4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
貿易戰之前,美國對中國征收的關稅是3%,對其他國家征收的關稅稅率是2%。貿易戰之后,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漲到了19.3%,比從前高了6倍。
負極不可承受之重
中國的負極材料企業,可以承受的關稅極限是多少?
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負極材料企業的毛利潤在5%-20%之間,加征關稅假如中國負極材料企業承受一半,進口商承受一半,就相當于最高能承受30%到40%的關稅。現在的關稅稅率,如果再加上30%到40%,中國負極材料企業的出口利潤將完全喪失。
盡管我國已經采取了關稅反制措施,(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自2月1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對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10%關稅。)對中國來講,首當其沖的依然會是直接貿易。美國是中國負極材料第三大出口市場,加征關稅的結果短期內必然是中國出口份額的下降。同時,特朗普可能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關稅范圍或提高稅率,尤其是針對新能源產業鏈等戰略領域。
當然,對于負極材料行業來說,由于其行業集中度極高,且在高性價比人造石墨領域主導市場。短期難以被替代,但高端產品(例如硅基負極)需加速突破以維持溢價能力。據統計,2024年全球負極材料產量216.73萬噸,中國負極材料占比進一步提升至98.5%。銷售量方面,全球銷售量208.73萬噸,其中中國占比高達98.4%。加征關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拉動中國海外生產比重。
這也就是這兩年我們看到的,負極材料企業出海熱的一個主要原因。加征關稅在未來的一年一定會加快負極材料企業海外布局的速度,加快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速度和范圍。
同時,因為美歐的消費能力較強,走出去的負極材料企業可以有更多的風險冗余去做高端的產品,賺取更高的利潤。而不必只走國內價格內卷的一條路。
數據來源:ICC鑫欏資訊
長期來看,中美雙方互加關稅的升級最終會帶來世界貿易秩序的混亂。不過混亂對于中國負極材料企業來說卻是一個階梯,有助于倒逼企業拓展歐洲特別是俄羅斯(受碳關稅影響較?。|南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同時,全球供應鏈基于自身安全性的需求,也會進一步加快本地供應鏈體系的建立。
一方面,歐洲、北美、日本、東南亞、非洲都會逐漸發展出本土的負極材料生廠商,北歐北美則會以天然石墨負極為主。另一方面,中國負極材料企業海外建廠的步伐會加快,不過這也需要在規劃布局之前先綁定供應商和下游廠商,為中國企業提前排除建設風險,打通關系,找好渠道,才能使海外建廠更為平滑,后續發展更為順利。
作為負極材料行業會議的天花板,往屆的鋰電負極材料市場及前沿技術高峰論壇都吸引了負極材料上下游的各類企業的參與,上屆規模達到1500人+。今年3月12日-3月13日在常州舉辦“2025(十八屆)鋰電負極材料市場及前沿技術高峰論壇暨第七屆國際天然石墨及應用市場高峰論壇”更是吸引到來自德國和日本的頭部車企確認前往尋求負極生產設備的供應商,以在本土建設負極材料生產廠。
同時,來自印度和南非的下游廠商寄希望于在本次論壇中尋求合作方。因此,本次論壇將特設企業對接會,為供需雙方提供直接有效的對接渠道,促進合作機會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