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鹽湖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鹽湖”)近日在青海正式揭牌。這被認為是央地協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鹽湖產業“航母”邁出的重要一步。
中國五礦披露的信息顯示,中國鹽湖由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股份”)、青海匯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五礦鹽湖有限公司3家企業組成,員工15000余人,注冊資本100億元,中國五礦持股53%,青海省國資委和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持股47%。
青海鹽湖資源是我國重要的戰略優勢資源。
公開信息顯示,中國鹽湖生產基地包括全國最大、世界第二的可溶性鉀鎂鹽礦床察爾汗鹽湖和大型硫酸鎂亞型鹽類綜合礦床一里坪鹽湖,采礦面積近4060平方公里,擁有世界上所有成熟的全套氯化鉀加工技術和世界領先的鹽湖提鋰規?;a技術。
中國鹽湖現有530萬噸/年鉀肥、5.8萬噸/年鋰鹽、百萬噸/年鹽湖化工產品產能,是全國最大的鉀鹽和鹽湖鋰鹽生產基地。
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莊樹新表示,中國鹽湖的成立是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全新起點。中國五礦黨組書記、董事長陳得信在揭牌儀式致辭中指出,中國鹽湖將“打造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新能源產業的穩定器、高端輕金屬材料的生力軍”。
這三大方向分別對應鉀、鋰、鎂三類資源。
先來看鉀。我國是農業大國,鉀肥需求量巨大。作為我國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鹽湖股份判斷,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和農民對科學施肥意識的提高,氯化鉀的使用量有所增加,尤其是在高產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區。同時,隨著國內工業結構的調整和技術升級,氯化鉀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未來需求有望進一步提升。
再來看鋰。碳酸鋰是制備鋰離子電池的重要原料,鋰元素在新能源汽車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被譽為“白色石油”。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生產國和消費國。近年來,碳酸鋰價格波動較為劇烈,對相關產業產生較大影響。
鹽湖股份在2024年三季度報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火爆,對碳酸鋰的需求保持強勁增長。隨著儲能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儲能市場對碳酸鋰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最后看鎂。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鎂資源生產國、供應國和消費國。鎂基制品已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交通運輸、電子通訊、建筑裝飾、耐火材料、化工等領域。
2022年底印發的《青海省加快推進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促進鹽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提出,實施鎂產業創新突破。加快突破制約鎂資源高效利用“卡脖子”關鍵技術,發展壯大金屬鎂及鎂合金材料、鎂基耐火材料、鎂基土壤修復材料、鎂基功能材料等系列產品規模,促進鎂資源高值規模利用,打造世界級鎂產業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鹽湖資源利用方面,2024年10月起施行的《青海省鹽湖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明確,鹽湖產業高質量發展應當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綠色發展,創新驅動、提質發展,合理布局、集群發展,開放合作、互利發展。
2025年是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收官之年。2024年12月,國務院國資委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強調,要切實抓好國有企業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聚焦主責主業,加快國有資本“三個集中”,加大力度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抓好產業煥新行動、未來產業啟航行動,優化生產力空間布局,更好發揮在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