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調研觀察并結合上市公司數據判斷,當前我國企業發展形勢的嚴峻性堪比2008年。我國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傳統優勢正在減退,后續發展動力尚未形成。新興產業領域發展缺少體制保障,關鍵是實體經濟部門的企業家信心不足。因此,有必要適時提出“強基固本”戰略,對重振中國制造業、重振中國實體經濟做出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和決策。
當前企業運行中存在哪些突出的共性問題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在不斷收緊的貨幣政策下出現下行態勢。這是經濟刺激政策退出、房地產調控發揮作用的直接結果,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有利于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但是在經濟下行的同時,一些地方出現了民間借貸危機和企業非正常倒閉現象,一些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出現大幅下降,部分工業領域甚至再次出現“全行業虧損”。根據筆者在今年3-6月對浙江、江蘇、山東、河南、湖南、吉林、安徽等地區20多個行業企業的調研,對當前企業情況提出如下分析。
在調研中發現,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面臨不同的問題,但綜合考慮并結合我國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國有企業運行數據及相關情況,筆者發現,我國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的傳統優勢正在減退,后續發展動力尚未形成。
具體體現在“三缺”:缺資金、缺市場、缺信心。“缺資金”體現在企業融資成本高企,尤其中小企業依賴的民間借貸面臨嚴重危機;“缺市場”體現在許多行業的國內、國外市場需求萎縮,產銷率降低或出口額減少;“缺信心”體現在國內實體經濟的政策與金融趨緊、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上升趨勢不可逆轉、貨幣寬松并不能有效解決實體經濟面臨的問題,等等。
1.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所處的環境正在趨緊。
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基礎。但近年來,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正趨緊。
第一,東部相對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紛紛推動本地區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紛紛把大規模城市建設、房地產開發、區域金融中心作為工作重點,制造業和一般服務業等實體經濟部門越來越不受重視,力促所謂“低端制造”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
第二,中西部地方政府也紛紛“產業升級”,本地經濟發展以招商引資為主,招商引資主要以大企業、大項目為對象,對外來的一般制造業和服務業并不熱情,對本地中小型、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發展并不熱情。
事實上,以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為代表的沿海制造業,已經出現了資本向東南亞地區大轉移的現象;從沿海地區遷往中西部的制造業企業中,也面臨諸多難以短期解決的問題。
比如中西部勞動生產效率較低、物流成本高、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也大幅上升并且勞動力供應并不充足、產業配套能力弱、地方政府操作不透明等。實體經濟發展環境的惡化,影響了我國企業家和創業家的發展信心,也影響了民營企業的代際傳承。
當前企業運行中存在哪些突出的共性問題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在不斷收緊的貨幣政策下出現下行態勢。這是經濟刺激政策退出、房地產調控發揮作用的直接結果,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有利于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但是在經濟下行的同時,一些地方出現了民間借貸危機和企業非正常倒閉現象,一些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利潤出現大幅下降,部分工業領域甚至再次出現“全行業虧損”。根據筆者在今年3-6月對浙江、江蘇、山東、河南、湖南、吉林、安徽等地區20多個行業企業的調研,對當前企業情況提出如下分析。
在調研中發現,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面臨不同的問題,但綜合考慮并結合我國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國有企業運行數據及相關情況,筆者發現,我國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的傳統優勢正在減退,后續發展動力尚未形成。
具體體現在“三缺”:缺資金、缺市場、缺信心。“缺資金”體現在企業融資成本高企,尤其中小企業依賴的民間借貸面臨嚴重危機;“缺市場”體現在許多行業的國內、國外市場需求萎縮,產銷率降低或出口額減少;“缺信心”體現在國內實體經濟的政策與金融趨緊、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上升趨勢不可逆轉、貨幣寬松并不能有效解決實體經濟面臨的問題,等等。
1.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所處的環境正在趨緊。
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基礎。但近年來,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政策環境正趨緊。
第一,東部相對發達地區的地方政府紛紛推動本地區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紛紛把大規模城市建設、房地產開發、區域金融中心作為工作重點,制造業和一般服務業等實體經濟部門越來越不受重視,力促所謂“低端制造”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中西部轉移。
第二,中西部地方政府也紛紛“產業升級”,本地經濟發展以招商引資為主,招商引資主要以大企業、大項目為對象,對外來的一般制造業和服務業并不熱情,對本地中小型、微型企業、個體工商戶發展并不熱情。
事實上,以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為代表的沿海制造業,已經出現了資本向東南亞地區大轉移的現象;從沿海地區遷往中西部的制造業企業中,也面臨諸多難以短期解決的問題。
比如中西部勞動生產效率較低、物流成本高、近年來勞動力成本也大幅上升并且勞動力供應并不充足、產業配套能力弱、地方政府操作不透明等。實體經濟發展環境的惡化,影響了我國企業家和創業家的發展信心,也影響了民營企業的代際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