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是新能源,但新能源卻不等于光伏。風力,生物質能也是新能源。有的人把核電也算作新能源,甚至水力發電。如果在一百年前,后面這個說法無疑是對的,但在存在了一百年后,一種能源如果還被人稱為新能源,似乎這個“新”字更新的速度也太慢了。實際上,水電和核電可以被稱為“清潔能源”,因為它們沒有碳排放,也沒有粉塵。但是,至于對生態有沒有影響,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中華鱘的絕種以及四川這些年頻發的地震,與三峽大壩有沒有關系,一直是個很熱的話題。
與“新能源”對應的,自然是“舊能源”,但由于這些能源還在用,所以說那個“舊”字似有不妥,一般都稱為“傳統能源”。傳統能源指的是煤炭、石油、天然氣。也有人把這三種能源稱為“化石能源”,因為,它們都是從植物或動物在地下經過至少幾千萬年的演變后形成的。
“化石”這兩個字總給人一種“瀕危”的感覺,事實也是這樣。這些“化石能源”的形成可能需要幾千萬年甚至幾億幾十億年,但開采和使用可能只需要幾十年、最多幾百年就會被吃干挖凈。因此,人們自然希望能夠使用一種能源是能夠年年再生的,怎么用也不會用不完。這種期望又誕生了一個新的詞匯,叫做“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力自然算是可再生能源,包括秸稈發電在內的生物質能也算在內了。因為,只要農作物年年生長,秸稈就年年會產生,這當然可以算作是“可再生”。但是,秸稈發電會產生碳排放,會產生煙塵,甚至污染的程度,比煤炭還要嚴重,更不要說與石油天然氣比了。所以,可再生能源未必是清潔能源。
核電其實是不可再生的,而且,作為一種礦物,鈾礦石的含量甚至比煤炭和石油更少,如果各國的核電計劃如期實施的話,能夠用來進行產生核電的鈾礦石會比石油更早地被開采完畢。但核電確實清潔,只要是不發生核事故。三厘島、切爾諾貝利、日本福島核電站,使得人們對于核電站的安全性不再像一開始那樣有信心了。所以,包括德國、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宣布或者暫停、或者永久停止核電站的建設。
對于石油和煤炭資源貧乏的國家,其實對于能源的選擇性不是很多。這些國家,之所以支持和鼓勵新能源,并不是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或者防止海平面,而是為了保證自己國家能夠有足夠的能源使用。
1994年到1998年,石油價格從30美元跌到了10美元一桶,讓俄羅斯餓死了二十萬人。到了2008年,又飆升到147美元一桶,把本來好好的世界經濟弄得一塌糊涂,但卻使得美國不少石油公司(包括山姆大叔)手中獲得了充足的美元應對隨后到來的金融海嘯。2009年4月,才半年時間,石油又一度跌到了40美元一桶,讓不少石油輸出國再度出現了財政危機。當然,對于石油凈進口國,石油降價有助于經濟的恢復。石油今年從120美元再度跌破80美元的時候,仿佛有些歷史要重演,所以俄羅斯這個石油輸出大國的總統,普京,才警告一眾石油輸出國,不要讓石油跌倒80美元以下,否則倒霉的就絕對不是俄羅斯一家了。這個威脅,他不是說給其它國家聽的,而是給美國人聽的。
現在,美國人似乎想再度重演1990年代干過的事情,就是通過降低石油天然氣的價格,讓俄羅斯這個外匯收入主要依賴石油的國家,再次出現二十年前那樣的經濟危機,以便把俄羅斯的經濟搞垮。但這個主意可能很難實現了。一來,俄羅斯的外匯儲備比二十年前要多得多;二來,經過近二十年的恢復,俄羅斯的軍工企業恢復了不少元氣,石油降價了,可以通過賣軍火來彌補虧空;第三,中國的飛速發展,導致中國對于石油的需求大大增加,更重要的時候,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了4萬億,比俄羅斯多十幾倍。中國與俄羅斯簽訂的天然氣和石油購買協議,價格比國際市場的現價高出不少,表面上看中國是吃虧了,但實際上,這等于是中國為自己買了份保險。如果石油價格再度跌到2009年上半年的40美元一桶,或者更高一些,60美元一桶,俄羅斯很可能真的要崩潰。俄羅斯崩潰后,俄羅斯國有石油公司可能再度被私有化,從而被西方間接擁有,那時,美國將控制全世界幾乎所有的石油輸出國,再度把油價拉高。如果油價回到歷史上最高的147美元的高位,中國、印度、巴西等所謂的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會出現什么情況?就算不會崩潰,也將到達“崩潰的邊緣”。這就是美國和歐盟最希望看到的情況。這個把戲,在二十年前,它們已經成功地在俄羅斯上演了一次;在六年前的2008年,也成功地上演了一次,現在,美國當然希望故伎能夠第三次重演。
不過,美國人不知道中國有句古語,叫做“吃一塹、長一智”。保住俄羅斯不崩潰,就是為中國保住了今后的一個可靠的石油天氣供應來源。何況,中國現在與俄羅斯、中東、南美等世界各地,與各個石油輸出國的關系應當說處理得非常成功。雖然不少OPEC國家因為石油由美元定價的緣故,而不得不聽命于美國,但讓它們與俄羅斯一樣,因為油價過低而大出血,這個難度也很大。所以,美國的這個“故伎”,可能很難重演了。
但是,商業手段也好,外交手段也好,軍事手段也好,都是屬于戰術層面的事情,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只要中國的能源還是依賴石油天然氣,那么,這個危險就一直會存在。而且,多極多邊外交,本身就是一個非常脆弱的平衡,很容易被各種微小的突發事件打破。所以,能夠大幅減少甚至完全擺脫對進口石油等能源的依賴,是中國的領導者和決策者夢寐以求的情景。這才是戰略層面的事情,是能源戰略,國家安全戰略。
這就是為什么中國要搞新能源的根本原因。無論是光伏,風能,生物質能,只要能夠讓中國減少對于石油進口的依賴,無論花多大的氣力,都值得做。當然,在發展新能源的同時,除了幫助環節傳統能源供應的問題外,如果能夠同時解決傳統能源(或化石能源)的其它缺點,比如,污染,酸雨,霧霾等等,那當然更加是額外的收獲了。
在各種新能源中,每種新能源在帶來一些好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缺點。比如,成本高和不穩定,就是風能、太陽能甚至生物質能的共同缺點。風能需要風場,生物質能需要秸稈的收集,而太陽能需要大量的面積,無論是土地、水面還是屋頂。每件事都會受到諸多的局限。這些缺點和局限暫時阻礙了新能源發展的腳步,但一定會被解決的。
雖然光伏發電的從業人員認為光伏是各種新能源中最有優勢的一種,但可以肯定的是,光伏發電絕對不是未來唯一的發電方式。“要有光”,這是上帝說的。但是,也要有風,要有沼氣,要有水電,還要有核電。這也是“上帝”說的,只不過,這個“上帝”是顧客,是電力和能源需求的顧客。
從某種角度來說,石油天然氣和煤炭,也不會完全消失,只不過其比例會逐漸降低。
別忘了,還有核聚變能。雖然短期不可能實現,但五十年后,或者一百年后,誰能肯定地說,受控核聚變還是實現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