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記者從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協鑫”)獲悉,安徽金寨現代產業園區金剛臺路開閉所增量配電網項目已于8月6日獲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發改委核準批復,這是協鑫參與的國家增量配電業務試點中獲得核準的首個項目。
據了解,金寨現代產業園區金剛臺路1#、2#開閉所項目總容量100MW,建成后將有效解決現代產業園用戶初期用電需求。項目負責人介紹,隨著產業園發展,現代產業園區配電網將繼續增容擴建,最終建成覆蓋全產業園的110kV配電網絡。
該項目位于國家首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擁有豐富的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資源。協鑫將以增量配電業務為依托,結合園區用戶綜合能源服務,打造清潔能源高比例消納的多能互補新型增量配電網。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此后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增量配電網的政策。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下發《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為增量配電投資業務放開奠定了基礎,至今陸續發布了三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
協鑫也積極參與到增量配電業務改革工作中,先后與國網合作,除安徽金寨增量配電網項目外,還中標了江蘇揚中和河南濮陽2個增量配電網試點項目。
目前,揚中項目已獲得江蘇省范圍內增量配售電公司第一張《電力業務許可證》,這是國網公司參股增量配售電公司的第一張電力業務許可證牌照。
今年7月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其中首次明確肯定谷峰電價,使得電網和儲能更為緊密的連接起來。隨后,山東、河南等省也出臺谷峰調差相關政策,業內認為這將為儲能行業帶來重大利好。
因此,揚中項目對協鑫的意義更為深遠。7月31日,協鑫和國家電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首個用戶側移動鋰電儲能電站——“揚中嫦娥五號儲能站”剛并網投運。這無疑是增量配電網業務與儲能項目結合發展的有力證明。
據了解,該儲能項目總容量2MWh,是鎮江400MWh儲能電站群中唯一的用戶側鋰電儲能電站。移動鋰電儲能站本身就具有能量密度大、使用壽命長、維護檢修方便、遠程智能控制等優勢,可實現雙充雙放、多點集群。
“這項目代表了移動能源和化學儲能電站的發展方向。”該儲能項目負責人說,“這套系統靈活可靠,可快速多次拆裝,適用于重要負荷保電、應急供電以及提升供電能力等不同應急場景。”
該儲能項目還采用了與當地電網側儲能示范項目相同的鋰電池技術路線,從啟動到投運僅歷時兩個月,投運后助力保障了江蘇迎峰度夏電網安全,緩解了鎮江東部地區用電負荷節節攀高的巨大壓力,并且還進一步保障了電網安全。8月10日13時15分,江蘇電網今年第三次刷新歷史,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0287.9萬千萬,成為國家電網系統用電負荷連續兩年突破1億千萬的省級電網。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揚中項目還可與分布式光伏友好結合,改善用戶用能特性。“這對提升當地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將揚中打造成國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具有重要意義。”上述負責人表示。
而江蘇省還可為光儲一體化發展貢獻廣大市場。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底,江蘇省風電及光伏裝機分別為776.5、1207.2萬千瓦,清潔能源的裝機占比也達其歷史最高水平。其中,海上風電裝機規模達224.9萬千瓦。
協鑫表示,作為增量配電網項目的參與方以及光伏龍頭企業之一,將以揚中用戶側儲能電站投運為契機,積極探索光儲一體化新型配電網模式,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推動能源變革在揚中的實踐落地。
據透露,截至目前,協鑫已在全國多地布局儲能項目,這意味著協鑫將在儲能產業上邁入一個新的臺階。
據了解,金寨現代產業園區金剛臺路1#、2#開閉所項目總容量100MW,建成后將有效解決現代產業園用戶初期用電需求。項目負責人介紹,隨著產業園發展,現代產業園區配電網將繼續增容擴建,最終建成覆蓋全產業園的110kV配電網絡。
該項目位于國家首個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區,擁有豐富的風、光等可再生能源資源。協鑫將以增量配電業務為依托,結合園區用戶綜合能源服務,打造清潔能源高比例消納的多能互補新型增量配電網。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此后陸續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運營增量配電網的政策。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下發《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為增量配電投資業務放開奠定了基礎,至今陸續發布了三批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項目。
協鑫也積極參與到增量配電業務改革工作中,先后與國網合作,除安徽金寨增量配電網項目外,還中標了江蘇揚中和河南濮陽2個增量配電網試點項目。
目前,揚中項目已獲得江蘇省范圍內增量配售電公司第一張《電力業務許可證》,這是國網公司參股增量配售電公司的第一張電力業務許可證牌照。
今年7月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其中首次明確肯定谷峰電價,使得電網和儲能更為緊密的連接起來。隨后,山東、河南等省也出臺谷峰調差相關政策,業內認為這將為儲能行業帶來重大利好。
因此,揚中項目對協鑫的意義更為深遠。7月31日,協鑫和國家電網江蘇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首個用戶側移動鋰電儲能電站——“揚中嫦娥五號儲能站”剛并網投運。這無疑是增量配電網業務與儲能項目結合發展的有力證明。
據了解,該儲能項目總容量2MWh,是鎮江400MWh儲能電站群中唯一的用戶側鋰電儲能電站。移動鋰電儲能站本身就具有能量密度大、使用壽命長、維護檢修方便、遠程智能控制等優勢,可實現雙充雙放、多點集群。
“這項目代表了移動能源和化學儲能電站的發展方向。”該儲能項目負責人說,“這套系統靈活可靠,可快速多次拆裝,適用于重要負荷保電、應急供電以及提升供電能力等不同應急場景。”
該儲能項目還采用了與當地電網側儲能示范項目相同的鋰電池技術路線,從啟動到投運僅歷時兩個月,投運后助力保障了江蘇迎峰度夏電網安全,緩解了鎮江東部地區用電負荷節節攀高的巨大壓力,并且還進一步保障了電網安全。8月10日13時15分,江蘇電網今年第三次刷新歷史,最高用電負荷達到10287.9萬千萬,成為國家電網系統用電負荷連續兩年突破1億千萬的省級電網。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揚中項目還可與分布式光伏友好結合,改善用戶用能特性。“這對提升當地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將揚中打造成國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具有重要意義。”上述負責人表示。
而江蘇省還可為光儲一體化發展貢獻廣大市場。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底,江蘇省風電及光伏裝機分別為776.5、1207.2萬千瓦,清潔能源的裝機占比也達其歷史最高水平。其中,海上風電裝機規模達224.9萬千瓦。
協鑫表示,作為增量配電網項目的參與方以及光伏龍頭企業之一,將以揚中用戶側儲能電站投運為契機,積極探索光儲一體化新型配電網模式,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推動能源變革在揚中的實踐落地。
據透露,截至目前,協鑫已在全國多地布局儲能項目,這意味著協鑫將在儲能產業上邁入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