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而至的補貼政策延長兩年讓新能源汽車行業為之振奮。而這恰是政策提振市場信心、刺激消費的初衷。但對于新能源車企來說,延長的補貼政策,并非“免死金牌”。
首先,當前新能源車企過度依賴補貼,缺乏成熟市場競爭能力。自2019年6月補貼退坡后,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便一路下跌,萎靡不振,甚至出現被歐洲市場銷量反超跡象,充分體現出我國新能源車企目前成本偏高,依靠技術進步降成本的動力不足。而一個發展十年的產業仍高度依賴政府補貼,過度被保護的弊端已經開始顯現。
其次,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仍未獲得消費者普遍、真正認同。新能源車企能否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經得起風雨,消費者的支持是關鍵。雖然當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已有大幅提升,但相比燃油車來說,仍處“劣勢”。充電便利度、續航里程虛高等仍廣受詬病。同時,盡管有補貼加持,使用成本也較燃油車下降明顯,但新能源汽車在購置環節的性價比偏低仍是消費者忌憚的重要因素。
同時,盡管補貼政策延長,但新能源車企面臨的環境仍十分嚴峻。
當前,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同時也為救市,汽車消費刺激政策頻頻出臺,傳統燃油車或在更多城市迎來利好,限購指標將逐步放寬,加之近期國際油價下挫,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無疑將受到嚴重擠壓。
更重要的是,在經歷了多年的準備與投入后,外資品牌、合資品牌等實力資本開始真正發力新能源車型。特斯拉登頂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便是最好例證。今年我國新能源車市將出現自主品牌、外資品牌、合資品牌三足鼎立局面已成業內共識。這意味著,我國新能源車企面臨激烈的同行競爭已經開始。
顯然,新能源車企面臨的這些“內憂外患”不是只依靠政府補貼就能解決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特殊情況下,政策“扶一把”無可厚非。此次補貼政策時間延長,對新能源車市影響更多體現為提振市場信心,展現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決心。而要真正實現健康成長,還需新能源車企自身練好內功。靠不斷輸血維持的產業必是難堪重任。“斷奶”補貼,自立自強,打造核心競爭力才是新能源車企的必由之路。
打鐵還需自身硬。延長兩年的補貼政策在為行業吃下定心丸的同時,也給新能源車企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恢復元氣和鞏固成果的時間。多項壓力在前,政策仍不離棄,經歷了十年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到了拿出真本事的關鍵時刻。
首先,當前新能源車企過度依賴補貼,缺乏成熟市場競爭能力。自2019年6月補貼退坡后,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便一路下跌,萎靡不振,甚至出現被歐洲市場銷量反超跡象,充分體現出我國新能源車企目前成本偏高,依靠技術進步降成本的動力不足。而一個發展十年的產業仍高度依賴政府補貼,過度被保護的弊端已經開始顯現。
其次,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仍未獲得消費者普遍、真正認同。新能源車企能否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經得起風雨,消費者的支持是關鍵。雖然當前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已有大幅提升,但相比燃油車來說,仍處“劣勢”。充電便利度、續航里程虛高等仍廣受詬病。同時,盡管有補貼加持,使用成本也較燃油車下降明顯,但新能源汽車在購置環節的性價比偏低仍是消費者忌憚的重要因素。
同時,盡管補貼政策延長,但新能源車企面臨的環境仍十分嚴峻。
當前,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同時也為救市,汽車消費刺激政策頻頻出臺,傳統燃油車或在更多城市迎來利好,限購指標將逐步放寬,加之近期國際油價下挫,新能源汽車市場空間無疑將受到嚴重擠壓。
更重要的是,在經歷了多年的準備與投入后,外資品牌、合資品牌等實力資本開始真正發力新能源車型。特斯拉登頂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便是最好例證。今年我國新能源車市將出現自主品牌、外資品牌、合資品牌三足鼎立局面已成業內共識。這意味著,我國新能源車企面臨激烈的同行競爭已經開始。
顯然,新能源車企面臨的這些“內憂外患”不是只依靠政府補貼就能解決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特殊情況下,政策“扶一把”無可厚非。此次補貼政策時間延長,對新能源車市影響更多體現為提振市場信心,展現國家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決心。而要真正實現健康成長,還需新能源車企自身練好內功。靠不斷輸血維持的產業必是難堪重任。“斷奶”補貼,自立自強,打造核心競爭力才是新能源車企的必由之路。
打鐵還需自身硬。延長兩年的補貼政策在為行業吃下定心丸的同時,也給新能源車企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恢復元氣和鞏固成果的時間。多項壓力在前,政策仍不離棄,經歷了十年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到了拿出真本事的關鍵時刻。